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如果把科技創新

如果把科技創新

發布時間: 2021-05-11 09:43:30

1、科技創新

2012年,規劃院承擔的「國土空間綜合分區智能化與規劃實施綜合評估關鍵技術」、「國家耕地資源動態監管系統核心技術引進與合作研究」等國家「十二五」科技項目順利啟動,為後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供需雙向調節的差別化土地政策研究」、「國土資源高分應用示範系統先期攻關」、「陸海觀測業務衛星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研究」、「城市化地區產業用地集約化利用和調控技術研究與示範」及6個標准修訂等科技項目按照進度順利實施,基本完成了相關研究工作,形成了豐富的成果,規劃院科技研究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有了進一步突破。

●國土空間綜合分區智能化與規劃實施綜合評估關鍵技術

該項目屬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土空間優化配置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2012年立項,下半年開始實施。該項目旨在面向省級國土規劃中國土空間綜合分區需求,突破國土空間分區中多主題集成、基於知識的國土空間分區智能化、空間導向的國土規劃實施綜合評估指標識別等關鍵技術,研製國土空間綜合分區、國土規劃實施綜合評估技術指南,研製省級國土規劃編制技術規程,研發國土空間綜合分區和國土規劃實施評估信息系統。

項目針對多主題國土空間分區集成技術、國土空間綜合分區的智能化技術和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綜合評估指標識別技術開展研究,制定了項目管理辦法,構建了省級國土空間功能識別指標體系,完成了實施方案編制和專家論證等,並已形成《國土空間綜合功能區劃研究報告(初稿)》。

●國家耕地資源動態監管系統核心技術引進與合作研究

該項目是科技部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2012年立項。旨在通過引進加拿大MDA公司衛星數據預處理核心技術、基於對象和知識的遙感分類技術、雷達新增建設用地檢測技術和先進解決方案,突破耕地資源動態快速監管關鍵技術,根據國產衛星數據特性進行適應性改進和系統集成,解決當前國產衛星數據幾何快速配准精度、自動化水平不高,以及土地利用變化檢測效率低和基於雷達數據的新增建設用地自動檢測困難等難題,形成優化的土地資源動態監測系統。

目前,項目已完成加拿大MDA公司和美國Trimble公司項目合作考察,組織完成了合作研究需求對接,細化了合作框架,基本確立了合作模式,明晰了合作方向,建立了合作研究工作組,為後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實現遙感監測數據處理自動化、信息解譯智能化和提升SAR新增建設用地檢測精度,為國產資源衛星規模化處理和數據產品的產業化應用技術奠定基礎,且形成的預期成果能較快被掌握,產品化後能夠迅速推廣應用於全國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有效推動土地管理行業的科技進步。

●供需雙向調節的差別化土地政策研究

該項目是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旨在進一步優化和創新不同區域、產業、地類的差別化土地政策建議,為制定土地差別化調控政策、實施差別化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項目選擇國家新近確定的綜合改革試驗區浙江省義烏市和正在推動邊疆省份國家戰略的雲南省開展區域差別化用地政策研究;選擇生產性服務業開展產業差別化用地政策研究;選擇浙江省金華市、雲南省非耕農用地(低丘緩坡)開展地類差別化政策研究,分別提出不同區域、產業和地類的差別化土地政策建議。深入畢節市、杭州市等具有改革創新意願、差別化政策實踐基礎和典型試點地區進行調研,開展跟蹤研究,探索差別化管理實現途徑。

項目的實施,為差別化管理政策的實踐可操作性提供了經驗,為國土資源部部署開展差別化調控試點提供了支撐,為制定土地差別化調控政策,實施差別化管理提供了決策依據。

●國土資源高分應用示範系統先期攻關

該項目是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研究項目,旨在滿足土地資源遙感調查監測應用需求的基礎上,完成土地資源高分應用示範系統的總體方案設計、關鍵技術攻關、專題產品研發、示範應用原型系統基本框架研發及基本軟硬體配置,為構建土地資源高分應用示範系統奠定基礎。

項目針對GF-1星、G-F2星,結合土地利用調查、土地利用動態遙感監測業務應用模式,完成了國土資源高分應用專題產品體系與綜合指標體系以及示範原型系統的總體方案設計,建立了一套包括遙感影像圖製作、動態監測、變更調查、質量評價子系統組成的應用示範原型系統,初步打通高分土地產品生產流程,初步解決了GF-1星、GF-2星數據應用部分關鍵技術,形成了高效穩定的關鍵技術和演算法模塊,取得了較好的精度效果。

項目應用02C衛星、資源三號、QB/WV-1/WV-2等國內外同類高解析度衛星數據,在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甘肅省敦煌市、黑龍江省雙城市進行了土地利用動態遙感監測、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等應用示範,滿足了土地利用遙感影像圖生產、土地利用動態監測、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等產品精度要求,可用於示範區土地利用變更調查和土地利用動態遙感監測業務工作,社會經濟效益良好。

●陸海觀測業務衛星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研究

該項目是「十二五」國務院專項規劃編制計劃項目,旨在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十二五」期間報國務院審批的專項規劃整體預案的通知》(發改規劃〔2010〕2084號)要求,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編制《陸海觀測衛星業務發展規劃》,為未來10~20年國土資源衛星工程發展提供重要的指導性文件依據。

項目緊密圍繞國土資源現代化調查監管體系建設和發展,制定了規劃編制工作方案,開展了相關行業規劃編制調研、主體業務需求凝練、業務衛星體系設計、地面基礎設施能力分析、衛星業務能力建設與部署等重大專題研究,從現狀與形勢、需求與必要性、總體思路與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建議、效益分析與發展展望等6個方面,編制了《陸海觀測衛星業務發展規劃(2011—2020年)》(報批稿)及需求分析、衛星體系等附件。

項目的實施,明確了未來10~20年陸海觀測衛星業務發展方向、目標和任務,為推動陸海觀測業務衛星、國家空間基礎設施有序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工作基礎。

●城市化地區產業用地集約化利用和調控技術研究與示範

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旨在以城市化地區第二、第三產業用地的資料庫建設和數據分析為基礎,分析區域產業用地集約利用、規劃與調控手段,建設產業用地優化配置與調控管理決策支持系統。

項目通過開展產業用地綜合數據採集整合與建庫關鍵技術研究、產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和預警關鍵技術研究、產業用地規劃及相關規劃協同耦合關鍵技術研究,開發了產業用地優化配置與調控管理決策支持系統,並進行產業用地集約化利用、優化配置和調控技術示範,形成了《產業用地數據採集、整合與資料庫建設規范》、《產業用地綜合資料庫標准》、《產業用地集約利用標准》、《產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與預警技術規程》和《產業用地規劃編制技術規范》5項標准,開發了產業用地優化配置與調控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產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與預警系統、產業用地數據採集和綜合分析系統、產業用地綜合資料庫管理系統4個軟體,並取得軟體著作權,建成合肥市市轄區、廣州市南沙區和天河區3個示範區,培養了博士生9名、碩士生28名,發表科技論文29篇,並擬出版專著4部。

該項目已完成相關研究,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的中期檢查,完成了子課題的驗收,該項目成果豐富,將為中央和地方政府開展土地調控、調整產業布局和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持和科學的決策建議。

●典型區域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監測及持續利用應用示範

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2012年立項實施。該項目以滿足土地管理從數量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管理轉變需求為宗旨,通過對典型實驗區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變化的規律、機制與效應等研究,在東部經濟快速發展區、中部糧食主產區、西部生態環境敏感地區、西南統籌城鄉實驗區建立6個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監測與持續利用野外科研基地;開展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構建服務於國家—區域—基地三級層次的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監測與管護服務平台,促進土地資源領域產、學、研、用相結合,培養基層土地科技隊伍,為實現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並重管理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目前,項目已按計劃建設了6個野外科研基地,建立了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監測指標體系和技術方法,並初步建成了土地資源綜合監測資料庫。

●《城鎮土地分等定級規程》與《城鎮土地估價規程》的修訂

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旨在結合現行土地市場發育狀況及土地管理技術水平與需求,完成國家標准《城鎮土地分等定級規程》和《城鎮土地估價規程》的修訂,提高規范和指導土地分等定級估價工作的有效性,為土地市場管理、國有土地資產評估及其他相關工作和土地政策參與國家宏觀調控提供技術支持。

項目深入分析兩個規程在指導土地等別設定、基準地價更新、宗地評估中存在的問題,並針對社會經濟發展對土地分等定級技術工作提出的新需求,修訂了《城鎮土地分等定級規程》,針對土地市場發育對土地價格評估工作提出的新需求,修訂了《城鎮土地估價規程》。修訂工作經過多輪討論、修改,共處理意見800餘條,修訂後的兩個規程,已報送全國國土資源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徵求相關部門和行業建議。

兩項國標的修訂在指導今後城鎮土地分等定級工作、基準地價更新工作、宗地評估工作中將發揮積極作用,在涉及房地產業務的企業融資重組審核等工作中有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城鎮地籍調查規程》的修訂

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旨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堅持協調配套、突出重點、技術進步和國際接軌的原則,以國土資源需求為導向,借鑒和引進國際先進標准,修訂《城鎮地籍調查規程》。

項目開展了相關專題研究,選擇安徽省合肥市、江蘇省徐州市、湖北省恩施市、山東省壽光市就相關技術內容進行了試點實驗,總結了在河北、河南、遼寧等10多個省份開展的調查試點經驗和問題,不斷修改完善,並邀數十位專家學者對修訂的規程開展多次集中研討和論證,廣泛徵求意見,最終形成《地籍調查規程》(TD/T1001—2012),已於2012年9月正式頒布實施。

通過該項目實施,將原本適用於城鎮的《城鎮地籍調查規程》修訂完善,形成了適用於城鄉的《地籍調查規程》,最大程度地契合了實際工作的需要,為規范和促進地籍管理工作乃至土地管理工作,切實維護土地的社會公有制,進一步科學推進保護土地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和轉變地籍調查政府職能提供了重要支撐。

●《耕地後備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規程》的修訂

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旨在以國土資源需求為導向,以國土資源標准體系建設為基礎,借鑒和引進國際國外先進標准,研製修訂《耕地後備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規程》。

項目主要開展了調查評價工作總則、方法與指標研究,分析外業調繪與評價、內業成果編制、縣級耕地後備資源調查評價圖等編制,形成耕地後備資源適宜性分析報告、調查評價成果匯總和檢查驗收規定、灘塗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補充規定等。目前,已形成《耕地後備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規程》修訂送審稿,報送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

項目倡導以生態保護和修復為主導的理念,採用先進技術手段,修訂了技術規程在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增加了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評價,提高了規程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2、為什麼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因為當今社會,只有科技創新,才是推動和提高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動力,沒有科技創新,就難以推動社會的進一步的優化升級,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就難以實質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難以使得國家在參與全球性社會化大生產分工中取得相對更多的優勢,難以在提高中國的綜合競爭國力上取得實質性重大突破。綜上所述,科技創新是國家發展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

3、如何有效貫徹「科技創新20條」

一、充分認識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當前,經濟發展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競爭最激烈的領域越來越集中在科技創新上。誰能在科技創新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籌,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搶佔先機,掌握優勢,贏得主動。要依靠科技支撐引領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高新技術產業化,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二、牢牢把握科技創新的工作重點
(一)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一是要構建企業創新機制。建立有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體制和機制,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二是要加快科技型企業發展。通過政策引導、產學研服務和項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強,成為帶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龍頭。三是要加快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省級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並在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安排中給予支持。四是要加快民營科技企業發展,有效提升民營科技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二)構建科技創新平台,打造產學研結合載體。一是要按照省綜改試驗區的要求,盡快推進科技創新園的建設,使園區成為促進產學研結合的重要載體、成為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的重要基地。二是要加強與上級科技部門的溝通協調,強化爭資立項,使科研資源更合理地對接市場。三是要有序推進各類創新平台建設。優先建設以重點實驗室為主的知識創新研發平台,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主的科技成果轉化平台,以新型農村科技服務組織為主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平台,以知識產權交易和創業服務中心為主的科技中介服務平台。
(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一要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二要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步伐。利用特色資源優勢,促進優勢資源產業轉型升級。三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引進和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政策引導,產學研服務和項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強。四要著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認真貫徹落實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強化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建立多元化的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
三、努力營造加強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
一是要落實好政策。重點完善鼓勵產學研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中小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科技人員股權激勵等政策措施。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加大科技研發經費的投入力度,並保證及時到位。要積極通過科技招商等方式引進科技戰略投資,鼓勵、支持企業及其他組織自發建立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對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進行投資。企業要保證科技研發經費。金融部門要支持企業技術開發,實現科技與金融的有機結合。三是要提升科技管理的水平。要跳出科技抓科技,跳出部門抓科技,健全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決策、評價、監督機制,優化項目管理流程,把科技進步與創新工作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切實營造科技創新和進步的良好環境。

4、關於科技創新的名言警句

1、在自然科學中,創立方法,研究某種重要的實驗條件,往往要比發現個別事實更有價值。——巴甫洛夫

2、若無某種大膽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識的進展的。——愛因斯坦

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鄧**

4、科學決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致力於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馬克思

5、我們的科學史,只寫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的,發現「此路不通」的失敗者統統不寫,這是很不公平的。——愛因斯坦

6、企業的成敗在於能否創新,尤其是當前新舊體制轉換階段,在企業特殊困難時期,更需要有這種精神。——黃漢清

7、同是不滿於現狀,但打破現狀的手段卻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復古。——魯迅

8、攀登科學**,就象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要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懦夫和懶漢是不能享受到勝利的喜悅和幸福的。——陳景潤

9、非經自己努力所得的創新,就不是真正的創新。——松下幸之助

10、想出新辦法的人在他的辦法沒有成功以前,人家總說他是異想天開。——馬克·吐溫

11、科學也需要創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傳統的束縛,才能發展科學。——郭沫若

12、科學的存在全靠它的新發現,如果沒有新發現,科學便死了。——李四光

13、光看別人臉色行事,把自己束縛起來的人,就不能突飛猛進,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年代裡生存下去,就會掉隊。——本田宗一郎

15、異想天開給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這是每一個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巴烏斯托夫斯基

5、如何具體推進科技創新

順勢而為 構建大科技格局
思維決定觀念,思路決定出路。科技創新覆蓋面廣,內涵豐蘊,極具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但是在一些地方往往就科技抓科技,局限於一些具體工作,不善於共享科技資源,科技與經濟的融合度還不強,因此思路還不夠清晰,目標還不夠明確,重點還不夠突出,特色還不夠鮮明,可以說,科技創新任重而道遠。
適應形勢,順應潮流是基層科技創新發展的根本所在,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把創新創業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地方各級順勢而為,科技創新氛圍日益濃厚,比如嘉禾縣,及時出台了《關於加快科技創新驅動產業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科技創新紮實有效推進。然而,當前一系列綜合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邁入深水區,處於攻堅期,各種利益格局需要新調整,各類矛盾交織凸顯。要化解這些矛盾,破解種種瓶頸,必須適應形勢,依靠科技進步,力促產業提檔升級、轉型發展,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著眼全局,立足高遠是基層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所在。科技創新雖然無小事,但更重要的要辦大事,辦特事。重點圍繞基層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特別是特色產業發展,當好參謀,搭好平台,打牢基礎,尋求突破。在推進科技創新的過程中,要多一些思考,多一份積累,立足高起點,重在強基礎,認真做好前瞻性、服務性、特色性、重點性等工作,循序漸進,凸顯成效。
激發活力,攻堅克難是基層科技創新的核心所在。善於藉助各種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制度與機制,在公共科技服務平台搭建、高新技術企業創建、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合同交易、基層信息點培育、科技項目對接、產學研結合,以及專家工作站建立等方面有所作為,有所突破,著力聚焦科技創新閃光點。
基層科技創新的突破口究竟在哪裡?
氛圍不濃、意識不強、主動作為不夠是制約和影響基層科技創新的一大因素。認為科技工作多一些少一些無關緊要、無礙大局,致使有的認識缺乏,有的還存在著一定的誤區,認為科研投入了,一時又難以見成效,造成科技推動乏力。如何破除這些不良傾向,就是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政府激勵為輔助、社會參與為手段,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科技創新的濃厚氛圍,並充分運用各種輿論媒體,注重典型引導、重點指導,積極採取「幫、扶、引」,逐步形成點面結合、條塊互動、上下聯合的大科技發展新格局。
一些重點工作難以在短時期內有較大進展。由於基層科技創新的基礎還比較薄弱,產業科技含量還不高,科研投入相對不足,導致科技創新步履維艱,困難重重。比如:科技項目對接欠主動積極,普遍認為爭取科技項目難高攀,即使申報也是一些小項目,影響力不大,因而在立項申報時有些縮手縮腳,尋找切入點的辦法點子少,特別是結合實際研究上級科技政策還不深入、不透徹,存在得過且過、抱無所謂的思想,工作一般性推進就行了。縱觀當前科技發展趨勢,科技創新的重點正在往基層傾斜,科技投入將進一步加大,適用新型等應用技術項目將得到青睞,基層科技創新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又比如:創建高新技術企業需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這項工作程序復雜、要求高、難度大,既要從源頭上注重培育現代式管理企業,又要從方式方法上注重上下配合、協調聯動,更要從長遠發展上重視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流程,促進產業往更高層次發展。再比如:科技成果轉化,一方面可通過產學研結合,加大科研技改力度,擴大企業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切實增加一批他無我有、他有我優的自主產品;另一方面,也可將國內較為先進的科技成果加以應用和轉化,使之成為地方特色產品,著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帶動力和影響力。這些都需要找准切入點,尋求突破口,認真扎實、有條不紊地強力推進。
科技與金融結合還不夠緊密,財政獎勵幫扶力度還需加大。企業發展,產業升級,創業創新,資金是一個最大的瓶頸。如何破解科技創新這一融資難題,關鍵靠地方政府及科技、經信、財政、金融等部門高度重視,至上服務,創新理念,可以借鑒學習常德經驗,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部分專項資金採取銀行貼息等辦法,並通過成立科技擔保公司,鼓勵銀行更多地向企業放貸,增強企業發展後勁。也可嘗試成立地方科技創新發展基金,重點支持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影響帶動強的支柱產業和特色企業。
科技創新活力源於積累和發展
科技創新既講求一個過程,更需一種結果,過程與結果都至關重要。在目前縣級科技機構即將整合的新形勢下,重視和加強地方科技創新更顯得尤為緊要和緊迫。
必須牢固樹立科技創新的永恆地位。盡管機構被整合,但科技部門的職能職責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科技創新的地位不能忽視,只能提升。要注意借勢借力,多方整合科技資源,充分發揮有利優勢,一如既往地抓好科技事業,推動創新發展。
必須重視和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科技創新需要人才支撐,更需隊伍作保障。穩定和發展科技人才隊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要務。在今後的實踐中,要全面實施科技人才引進工程,鼓勵和支持團隊(個人)創新企業,建立健全「院士專家工作站」,抓好大學生創業園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人才平台建設,為企業發展、產業升級提供強大支撐。與此同時,要借機構整合這一時機,充實和加強科技工作者力量,激發他們的幹事創業熱情,著力解決不敢擔責「不敢為」、不想理事「不願為」、能力不足「不會為」等行為和現象,倡導從事科技工作的同志熟悉業務,強化責任,切實做到思想認識不動搖,執行力不減退,盡心盡力,繼續以滿腔熱情和跟蹤落實的韌勁抓好科技創新發展。
必須形成一套良性循環、行之有效的科技創新機制。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型企業和重大科技專項培育機制、科技特派員服務機制、專利申請和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科技成果轉化及高新技術企業創建獎勵機制、公共科技服務平台對接機制,以及產學研協同創新互動機制、產學研結合專項引導資金和科技三項經費投入機制、科技項目資金監督管理機制、科技創新優惠措施、政府及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等,進一步加強對科技創新的督導和考核,力求科技創新不流於形式,不作表面文章,善於順勢借勢造勢,真正將科技事業融入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潮流中。

6、淺談如何提高青少年科技創新能

實用性指發明或創新技術可預見的社會經濟效益或效果,應說明其生產生活中的必要性、便捷性及推廣應用前景。
"三自"、"三性"原則是各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審的重要原則,是各評委必須把握的共同尺度。參賽者必須明白和重視,在作品和申報材料中充分體現和表達。正確把握"三自"、"三性"原則,一要正確處理學生自己動手與教師、家長輔導和指導的關系,因為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中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所以在堅持學生自己動腦動手的前提下,允許老師、家長以及社會其他科技人員在作品申報評審之前進行輔導和指導。實踐經驗表明,"三自"是前提,輔導是關鍵,但輔導是引導、啟發和糾錯,而不是包辦代替。如果教師、家長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低,即使是包辦代替的作品也難獲獎,這樣的例子已有不少。二要正確處理"同樣"與"同類"的關系,大賽對參賽作品允許"同類",拒絕"同樣","同樣"是原樣抄襲或重復別人、前人的作品,"同類"是類似別人、前人的作品,但有自己的新穎、先進、獨特之處,在作品和申報材料中要突出體現與同類其他作品或產品的區別。
2、突出"創新"本質。所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是知識層次和具體對象,科技是內容屬性,創新是本質核心,作品必須突出這個本質和核心。重點是把握住"新"、"高"、"精"三字。
(1)選題要新。選題是青少年科技創新發明中大家共同感到的的第一道難關。以青少年現有的這點基礎科學知識,製作個什麼作品才有科學性、先進性,才在競賽中有競爭力呢?這是困擾許多老師、家長、學生的第一個問題。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提倡從探究身邊事物開始找課題,竅門有三。
竅門之一:"需要"是發明創新之母。就是找市場需要、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需要,而目前又沒有開發出來的產品空白,世界上的許多重大科技發明都是由"需要"孕育出來的。

7、怎麼做科技創新?有什麼想法嗎?

創新,簡單說來,是不是可以認為就是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在英文中,這個創新Innovation,它這個詞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一個,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
什麼叫創新?《伊索寓言》里的一個小故事給我們一個形象的解釋:一個暴風雨的日子,有一個窮人到富人家討飯。'滾開!'僕人說,'不要來打攪我們。'窮人說:'只要讓我進去,在你們的火爐上烤乾衣服就行了。'僕人以為這不需要花費什麼,就讓他進去了。這個可憐人,這時請廚娘給他一個小鍋,以便他'煮點石頭湯喝。''石頭湯?'廚娘說,'我想看看你怎樣能用石頭做成湯。'於是她就答應了。窮人於是到路上揀了塊石頭洗凈後放在鍋里煮。'可是,你總得放點鹽吧。'廚娘說,她給他一些鹽,後來又給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後,又把能夠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湯里。
當然,您也許能猜到,這個可憐人後來把石頭撈出來扔迴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鍋肉湯。如果這窮人對僕人說:'行行好吧!請給我一鍋肉湯。'會得到什麼結果呢?因此,伊索在故事結尾處總結道:'堅持下去,方法正確,你就能成功。'
創新:1.具有敏銳的觀感能力,知道問題所在;
2.從獨特的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解決問題時要靈活、多變、高效。
創新不需要天才,創新只在於找出新的改進方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辦法。接著,我們來看看,怎樣發展、加強創造性的思考。培養創造性的思考的關鍵是要相信能把事情做成。要有這種信念,才能使你的大腦運轉,去尋求做這種事的方法。
創新思維法
創新思維是指對事物間的聯系進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從而創造出新事物的思維方法,是一切具有嶄新內容的思維形式的總和。一切需要創新的活動都離不開思考,離不開創新思維,可以說,創新思維是一切創新活動的開始。創新思維是思維的高級形態,因此既有一般思維的基本性質,又有其自身特徵。

8、怎麼把科技科技創新和厚積薄發聯系起來

近年來,遼寧省委、省政府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遼寧作為全省發展戰略的核心,堅持以增量帶動結構優化,以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全省科技事業獲得長足發展,為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2012年,遼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4733.3億元,年均增長25%,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9.0%,比2007年提高5.8個百分點;全省省級以上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超過20%,有力地拉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全省有效發明專利達13424件,比上年增長28.4%……一項項數字彰顯出遼寧科技發展的腳步。
黨的十八大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吹響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號角。遼寧廣大科技工作者認真貫徹十八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滿懷激情,求真務實,以更大的干勁、闖勁和拼勁,銳意進取,奮力拚搏,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貢獻力量,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再立新功。
創新厚度——
圍繞培育新興產業,加強高新區和特色產業基地建設
規劃引領產業發展。制定了全省《雲計算產業發展規劃》、《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和《激光產業發展規劃》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規劃。
實施「高新區創新發展提升工程」。加強了高新區公共技術研發和服務平台、孵化器等環境和能力建設,推進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兩年來,全省新增營口、遼陽、本溪3個國家級高新區,大連高新區成為國家首批創新型特色園區。國家級高新區達到6個,省級高新區7個,數量均居全國第4位。2012年, 13個省級以上高新區已搭建公共技術研發平台30個、孵化器62個,高新區超百億的產業集群達到12個;實現營業總收入9550億元,比上年增長25.3%;高新技術產品產值4700億元,比上年增長30.1%,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有力地拉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實施「特色產業基地提升工程」。加強了研發平台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不斷提升基地科技內涵和檔次。2012年,省科技廳牽頭建設的13個特色產業基地已引進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機構180家,建成研發中心153個,孵化器和標准化廠房面積160萬平方米;累計簽約項目1750個,建成投產項目791個;實現工業總產值2944.9億元,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128.7億元。其中本溪生物醫葯、阜新液壓裝備、鞍山菱鎂新材料等產業集群被省政府確定為「遼寧省示範產業集群」;2011年底始建的鞍山激光科技產業園,在較短時間內集聚了一批國內激光領域的一流院校和龍頭上市企業,得到陳政高省長高度評價,明確批示「鞍山激光產業發展如此迅速,要給予充分肯定,科技廳功不可沒」。遼寧抓特色產業基地、產業集群發展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科技部積極在全國推廣遼寧經驗,全省國家級科技產業化基地達到18個、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達到13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達到12個。
創新力度——
圍繞提升技術水平,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加強企業研發能力建設,與省委組織部等7部門聯合實施了「千名專家進千企」——工業企業科技特派員行動;依託企業建設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3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4個,為企業發展提供持久的人才和技術支撐。
加大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已有30家企業成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與省財政廳等4部門共同實施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兩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91家,總數達到1030家。
加快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兩年投入省創新基金和國家創新基金3.4億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800餘家,聚龍金融、森遠路橋等企業實現在創業板上市。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28個。
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產業的發展需求,組建了數控機床、雲計算等省級以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8個,兩年來以企業為主體承擔實施了國家數控機床、IC裝備和新葯創制等重大專項,組織攻克重大關鍵技術200餘項,開發出特高壓升壓變壓器、超大型船用曲軸、300英尺水深自升式鑽井平台、R0110重型燃氣輪機、φ9.4米雙模式硬岩掘進機等重大產品100餘項,填補了國內空白,有力地提升了產業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創新跨度——
圍繞加快成果轉化,推進產學研結合和科技與金融結合
實施「產學研結合促進工程」。出台了《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促進產學研合作工作的意見》,首批認定示範基地48個。深入推進省院校合作,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等「兩院十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全省各市與「兩院十校」共建研發平台和轉化基地近100個,簽訂技術合同500多項,中科院(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等一批研究機構和成果轉化平台落戶遼寧,納米綠色印刷、「核高基」等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實現在遼寧轉化。加強了網上技術市場和產學研合作服務平台建設,與省直有關部門和各市聯合舉辦各類科技成果對接會70餘次,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簽訂合作項目1000多項。2012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實現164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全省省級以上大學科技園達到10個,入園企業665家,2012年實現產值與技工貿總收入126.9億元。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達到12個,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達到20個。
實施「科技與金融結合推進工程」。調劑4000萬元科技經費進行科技金融結合試點,著力解決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資金瓶頸問題。其中,與本溪市政府分別投入2500萬元,共同設立5000萬元本溪生物醫葯科技投資引導資金,已吸引三支基金管理公司注冊入駐,首期將注入資金8億元,遠期將超過70億元。
創新角度——
圍繞科技惠農工程,加強農村和民生科技工作
針對農村一缺人才、二缺技術等瓶頸問題,與省委組織部等8部門創造性地開展了科技特派團、科技特派組、科技特派員和農民技術員培訓「四位一體」的農村科技特派行動。截至2012年底,共有26222名科技特派員活躍在農村生產一線,創辦農民專業技術合作組織3000餘個,構建起了新型農業技術服務體系,有力地推動了北票辣椒、阜新花生、岫岩食用菌等縣域農業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輻射帶動百萬農民實現致富,有效解決了農業技術「最後一公里」問題。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市)、區達到16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達到5個。
實施「農業種子創新工程」。兩年來審定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新品種140個,全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了96.8%以上,高於全國95%的平均水平,為遼寧糧食「九連豐」提供了堅實的品種保障。
加強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工作。實施了「健康科技2020行動」和「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應用示範工程」、「十城萬盞」、「十城千輛」等工程,攻克了器官移植、耗能窯爐智能化控制系統、礦用兩棲救生車及避難艙等一批關鍵技術,建立了新葯篩選等平台,其中沈陽新葯安全評價中心首個通過OECD成員國認證;省級以上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達到9個,省級科普基地達到152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創新高度——
圍繞增強創新驅動力,推進基礎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
圍繞科技發展需求和提升科技服務水平,大力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全省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達到33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489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6個、居全國第6位,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居全國第9位;大力支持了30家省級科研院所基礎條件建設;推進了雲計算科技服務平台和遼寧東亞現代種業研發中心建設;爭取到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支持,為遼寧科技未來發展積蓄了力量。
切實把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擺在省科技廳工作的重中之重位置,整合資源,堅持一手抓項目帶動、一手抓人才培養。全省有兩院院士52人,居全國第7位。通過博士科研啟動基金和自然科學基金,兩年來培養青年科技人才和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領軍人才895名。海外學子創業周上升為國家級,已有3500多名海外學子通過海創周回國創業,共創辦企業2200多家,獲專利4700多項,累計創造產值6000多億元。
創新熱度——
圍繞營造科技創新良好氛圍,狠抓科技軟環境建設
制訂並在全省推進實施了《企業科技創新政策落實行動方案》,編印下發了《國家及遼寧省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政策法規選編》等資料,舉辦科技政策、創新基金申報、高企認定、孵化器建設等各類培訓班30餘次,培訓企業3800餘家,受到企業歡迎。
加大了科技成果的宣傳獎勵力度。2012年,全省有255項成果獲省科學技術獎,23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沈變集團參與完成的「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項目,榮獲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是國家表彰科技進步設立的最高獎項。
搶抓機遇認真籌備召開了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作為全省科技創新的綜合管理部門,省科技廳認真做好綜合情況、協調各方、提出建議、督查落實等工作;組成6個宣講組,分赴14個市開展創新大會精神宣講活動;建立了省直部門和各市聯絡員制度,已編發《遼寧科技創新動態》簡報12期,及時向省領導報送科技創新進展情況。
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堅持把遼寧省科技工作放在國家科技創新的總體布局中謀劃,推動了新一輪部省工作會商,科技部與遼寧省政府簽署了《工作會商制度議定書》,遼寧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傳統產業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帶建設、農業「三化、兩體系」建設以及科技基礎能力建設等一批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獲得國家支持。

9、為什麼要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因為:
第一,從緊迫形勢看。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更加廣泛地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科技發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一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各種全球性問題相互交織,影響世界經濟全面復甦的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尤其是主要大國都在對自身經濟發展進行戰略籌劃,紛紛把發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路、生物產業、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綠色經濟等作為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重點,加大投入,著力推進。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國際經濟科技制高點已經成為世界發展大趨勢,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二是我國已經構建了比較完整的學科體系,擁有豐富的科技人力資源,科技發展具有良好基礎,完全有條件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跟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步伐。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面對新形勢新要求,目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許多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還依賴進口;科技體制機制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迫切要求仍不適應,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要求仍不適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不適應,必須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牢牢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世界科技創新格局整的機遇、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調高和市場不斷擴大的機遇,堅定立足自主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體制機制保障,爭取在不太長時間內確保國家創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第二,從艱巨任務看。我們要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從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歷史階段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為重點,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科技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要求我們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爭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原始創新能力明顯提高,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大幅增強,關鍵領域科學研究實現原創性重大突破,戰略性高技術領域技術研發實現跨越發展,若干領域創新成果進入世界前列;創新環境更加優化,創新效益大幅提高,創新人才競相涌現,全民族科學素質普遍提高、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大幅提升。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要求我們大力發展與民生相關的科學技術,把科技進步和創新與提高人民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緊密結合起來,大力發展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科學技術,大力發展新材料和先進製造科學技術,大力發展信息網路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大力發展健康科學技術,大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空間和海洋技術,大力發展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學技術,著力解決關系民生的重大科技問題,不斷強化公共服務、改善民生環境、保障民生安全。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