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黑客創業

黑客創業

發布時間: 2020-10-18 21:17:08

1、中國有沒有 Lisp 黑客?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認為 Lisp 仍處於一個高級的水平,這樣說的理由是什麼?

1. 自古Lisp程序員多奇葩
2. Paul Graham是編程大牛嗎?

2、構思一個創業主意,並用創業營銷總結方法

一次成功的創業建立在以下三個條件上:優秀的合夥人,確實有需求的產品,以及盡可能少的啟動資金。絕大部分創業失敗是因為它們缺少了以上這些條件中的某一項,而那些完全具備這三點的創業往往會取得成功。

讓人欣慰的是,當你認真考慮它們的時候,這三點條件都是可行的,雖然可能有一點困難。鑒於成功的創業應該會讓創始人富有,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富有的生活是可以實現的,只是有一點困難。

如果說在創業方面只有一點我想要澄清的話,那就是:創業時,並沒有需要特別出眾的才華才能踏出的,神奇的一步。

創意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創業並不需要特別優秀的創意。創業的主旨是通過給人們提供比他們現在擁有的東西更好一點的商品,以此獲得需求。可是很多人們現在擁有的產品和服務是如此之差,以至於不需要多聰明的頭腦都能想出將之改善的方法。

以Google為例,開始時的計劃僅僅是創造一個簡單易用不至於爛得讓人罵娘的搜索引擎。為此他們做了三點創新:鏈接更多網頁,對搜索結果進行排序,以及使用不帶騷擾廣告的清新簡潔的界面,總而言之,他們製作了一個很好用的網站。Google網站的技術含量是無庸置疑的,而總體計劃更是直截了當。當現在他們已經有了巨大得多的野心和發展時,這種簡單的計劃給他們帶來一年10億美元的收益。

世上還有許許多多的領域,和在Google出現之前的網路搜索領域一樣落後。我可以想出好幾種啟發創業思路的方法,不過絕大部分歸結於以下的方式:觀察人們的某些行為和需求,並找出滿足他們需要而又不是太差的一種技術或手段。

舉例來說,目前那些約會網站做得比Google出現之前的網路搜索服務還要糟糕得多。他們都使用同樣簡單的架構,傾向於用數據配對來代替真實世界的約會的重要性,水平甚至還不如一個大學生為了應付課程而做的作業。與此同時,還有很多的資金可以投注到這一領域,約會網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生意,並且有可能通過成功的運作得到百倍以上的回報。

一個良好的創意,只是創業的第一步。許多未來的創業者認為,整個創業的過程只是最初的那個主意,以及剩下的執行細節。而風險投資方對此有更清晰的了解,當一個創業者來到風投公司要求用他的創意換取進一步合作的時候,他甚至得不到一份保密協議。很顯然,一個純粹的創意的市場價值,甚至不如簽訂一份保密協議的成本。

原始創意不值錢的另一個例證是,很多的創業者在其實踐過程中對他們原本的計劃做了很大的修改。微軟創始時的經營計劃是販賣編程語言等軟體,而他們現在的商業模式是在創業五年後被IBM掃地出門之後誕生的。

創意絕對是有價值的,但問題在於,它們很難在創業過程中轉變為收益。創意不是那種很容易讓別人按照你的思路去執行的東西,它們的價值在於其擁有者在實踐中對原始計劃不斷思考和修正的過程。

創意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那些擁有創意的人才是。善於工作的人可以把一個爛主意變好,可是再好的主意也幫不了一個笨蛋。



我指的善於工作的人是什麼樣的呢?在我創業的過程中學到的最有用的東西,就是僱傭員工的標准。你能夠明白「猛獸一般的人」這個比喻嗎?這句話可能很難翻譯成其它語言,不過我認為每個美國人都明白它的意思。這是說,某些人對於他們的工作有點過於認真,以至於他們在工作的過程中跨過了職業需求的限度而進入到狂熱的境界。

對於單個人而言,這個比喻確切的意思取決於工作性質的不同:一個絕不接受客人說不的推銷員;一個在凌晨四點也不願意留下代碼中的bug去睡覺的黑客(原文hacker,在這篇文章里不能僅指黑客,而是一個熱情的程序員,可是下文中作者對軟體工程師Engineer有鄙視的感覺,所以還是做「黑客」 解,譯注);一個會冷不防打電話到紐約時報記者手機的公共關系專家;一個看到兩毫米的誤差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的設計師。

在我的公司里,幾乎每個人都是一頭猛獸。我的銷售主管,那個女人的頑強甚至讓我對她電話另一頭的潛在客戶感到歉意。你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在電話現那頭掙扎,像魚鉤上的魚一樣,但是在簽約之前,他們絕對不會得到任何逃跑的機會。

想一想你所認識的人,你會發現「猛獸」形態是很容易找到的。想像某些人的樣子,然後在心裡描繪下他們做那些「猛獸般」行為的狀態。如果你發笑了,說明他們不是那樣的人。在一個大公司中,這樣的狀態可能是不必要甚至不需要的,但在創業中,「猛獸」般的工作態度是絕對必須的。

對於黑客,我們有一些額外的標准。他確實特別聰明嗎?如果是,他能夠一絲不扣地完成一份工作嗎?還有最後,鑒於部分很優秀的黑客會有一些不良癖好,我們是否能夠忍受他們和我們一起工作也是指標之一。

而最後的測試只能篩選掉很少一部分人。我們可以接受一個天才的任何缺點,除了不斷抱怨的那些。不過這些人通常不怎麼優秀,所以我們的第三個測試基本上只是之前的補充。

大部分情況下,當那些討厭的人努力裝聰明的時候,他們會變得讓人難以容忍。其實,越是聰明的人越是不會為此感到困擾。所以你會發現,那些充滿天才的人總是較易使用「我不知道」「也許你是對的」和「我對xx事情不太了解」這類的句式。

這種技巧並不是一直有用的,因為人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在MIT的顧客滿意部門,好像有一種叫做「裝成一個什麼都知道的猛男(我喜歡這個詞,譯注)」的傳統。聽說這種態度最早起源於Marvin Minsky(圖靈獎獲得者,譯注),而與此相類似的所謂典型飛行員姿態,則是來自於Chuck Yeager(知名戰斗機飛行員,猛男一個,譯注)。就算是真正才華出眾的人,在這個環境里也會顯得有點太猛,所以你只能忍受他們。

這種人才選擇方式讓我們擁有Robert Morris了,我所見過最會說「我不知道」的一個人。(至少在他成為MIT的教授之前)。沒有人會對Robert有所抱怨,因為他顯然比任何人都要聰明,難得的是還沒有任何脾氣。

就像絕大部分創業活動一樣,我們公司最初的合夥人僅僅是一群好朋友,而且連員工的招聘都主要通過朋友關系來進行。這是創業公司和大企業最顯著的區別。和某人交幾天朋友,能體會到大公司在面試中永遠問不出的東西。

創業大半發生在大學周圍,是因為那裡是有才智的人的聚集地。MIT和斯坦福周圍布滿了高科技公司,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其實只要學校允許,他們寧可在課堂上唱野營歌。

如果你想要創業,和大學里的天才們一起進行會帶來更好的機會,所以理論上來說你要努力和你在大學里看到的每一個聰明人交朋友,對嗎?答案是不。優秀的技術人員不喜歡目的性很強的交流方式,你的努力不會有回報。

在大學里,你該做的是專注於你自己的項目。就算你不想創業,一個好的技術人員也應該做到這一點,因為這是唯一能夠真正學會程序技術的方式。在某些項目里你將會和別的學生合作,而這是最好的結識優秀黑客的方法。有些項目可能會進化成一個值得創業的機會,不過我建議不要對此太過執著。別強制自己做任何事,只要和你欣賞的人一起做喜歡的工作就行了。

理想狀態下,你會需要2至4個合作者。只有兩個人的創業是很困難的。而單獨創業者,將會發現自己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即使是比爾大門,傳說中無視壓力的名人,仍然需要找一個合作者一起創業。不過你確實不需要像一張全家福照片一樣多的合作夥伴,一方面是因為創業初期並不需要太多人,另一方面是因為越多人就越多分歧。在只有兩三個人的情況下,你們會因為失敗的壓力迅速地處理不同意見。而7、8個人一起乾的時候,任何分歧都可能長時間逗留並造成分裂的小團體。投票表決並不是好方法,全體一致才是創業的需要。

很多情況下,一個新公司都是基於技術型產業而建立,所以創始人需要招收技術人員。在網路泡沫時代,很多商科出身的創業者尋求優秀黑客的幫助來製造他們的產品,其結果被證明並不理想。生意人對於技術問題並不理解,因為他們不知道產品的發展有哪些可選項,會面臨什麼困難,有什麼優勢。而且他們也分不清哪個黑客更優秀,就算對於計算機領域的同業,人們也很難分清誰更優秀的問題,而一個單純的生意人在挑選的時候就更像一場輪盤賭了。

那麼在創業時,商科背景的人是否是必須的呢?這個問題並沒有確定的答案。當我創業的時候,我們認為是需要的,所以我們向周圍的專業人士詢問關於「商場的奧秘」的知識以及他們願不願意做我們的總經理。不過他們都拒絕了,所以我只能自己來當。不過後來我發現,做生意也沒有那麼困難和神秘,並不像物理學或者醫學那樣需要大量的學習,只要努力讓別人買你的東西就好了。

我認為,之前我把做生意看成是很神秘的東西,原因在於我本身對它有厭惡感。我希望在純凈而高度腦力化的軟體世界中工作,而不是和庸俗的客戶及他們的蠢問題打交道。不希望參與某項工作的人往往會用一種保護性的能力不足來作推脫。Paul Erdos(著名數學家,譯注)是很典型的例子,人們看到他甚至不懂得如何把一顆柚子切成兩半。所以別人不得不為他做所有的生活瑣事,從而讓他能夠把自己的全部時間投注在數學商。Erdos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不過絕大多數做丈夫的或多或少使用相同的手段。

當我必須放棄我的保護性能力不足之後,我發現做生意並不像我之前想像的那麼困難和無聊。生意經中有很深奧的部分,例如稅法和衍生產品的定價,但你無需在創業的時候掌握它們。所有創業所需要的知識在任何商學院甚至大學建立起來之前就已經被人們所熟知了。

如果你嘗試在福布斯400強的管理者名單中標記出MBA學歷的名字,你就會對商學院有新的重要認識。第一個MBA在第22位出現,Phil Knight,Nike的CEO。前50名中只有4個MBA學歷,而相對的,福布斯400強中的管理者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技術背景的。想想Bill Gates, Steve Jobs, Larry Ellison, Michael Dell, Jeff Bezos, Gordon Moore.(這些名字我想不需要翻譯了...譯注),高科技類產業的規則看起來是由技術員而非生意人制定的。所以如果你希望用兩年的時間給你未來的創業增添一點資本,學會一點黑客技術看上去比讀MBA更有用。

有一個重要理由會讓你希望把一個商科背景的人加入到創業的隊伍中:總要有個人願意並且能夠關注客戶的需求。有些人認為,只有商科背景的人能做這件事。優秀黑客能夠製作軟體,不過不能設計它們。這種話及其荒謬。黑客沒有理由因為懂得設計軟體就不理解客戶需求,純正的生意人也沒有理由不懂得設計軟體卻能神奇地理解它們。

無論如何,如果你不能靠自己探尋客戶需求,你就必須尋找一個能夠這么做的合夥人。這是技術創業中最最重要的一環,絕大部分的創業是因為這個環節而失敗的。

客戶需求

並不是只有創業公司需要擔心客戶需求。我認為絕大部分公司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不能給客戶提供想要的東西。以餐館為例,絕大多數餐館最終經營失敗,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甚至在第一年就關門大吉。可是你記得曾經有哪一家能做出真正美味的食物的餐館倒閉嗎?

餐館只要能做出真正美味的食物就足以應付一切。優秀的口味帶來高昂的價格,擁擠的人群,喧囂、熱鬧的氛圍,坐滿的座位,甚至態度惡劣的服務,而顧客們還是趨之若鶩。當然確實存在一些口味一般而靠小噱頭吸引顧客的餐廳,但這樣的經營方式會帶來很大的風險。直接提供美味可口的食物才是最為簡單有效的方法。

在技術創業中,情況也是一樣。你可能聽說過創業失敗的各種理由,可是有聽說過擁有一個極端受歡迎的產品的公司失敗的例子么?

幾乎每一個失敗的創業案例,最終的問題都是其客戶失去了對其產品的需求。基本上,所有的失敗看起來都是由「資金不足」所直接導致的,可是他們弄不到資金的原因幾乎都一樣:產品太爛,或者根本就沒有一個完成的產品。

當我列出所有創業者都需要做的工作的時候,曾經很想要盡快作出一個產品的第一版。幸好我沒有決定這么做,因為這種急功近利的方法不利於做出顧客想要的產品。只有通過發行試用版並根據客戶反饋不斷調整,才是創造出適合客戶需求的產品的唯一方法。

另一個方法是我稱為「孤注一擲」(Hail Mary)的策略。你可能對一個產品做出詳細的計劃書,僱傭一整隊的工程師來開發它,一年之後發現你投入的二百萬美元變成了一堆沒人要的垃圾。在網路泡沫的時代,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尤其在那些商業氣息很濃的公司進入計算機技術領域的時候,他們都以為開發軟體產品是一件可以完美地按照計劃進行的事情。

我們從不認同這種做法。作為一個LISP流的黑客(程序語言的一種,兩大黑客入門語言之一,另一個是Perl,譯注),我遵循著快速原型開發的傳統。並不是說這種方法是用於開發任何程序(至少不在這篇文章里),不過這種方法對創業階段需要的軟體而言是絕對必要的。

就像大部分創業公司一樣,我們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以後對我們的計劃進行了修改。一開始我們的目標客戶是網路咨詢公司,可是他們顯然不喜歡我們,因為我們的軟體使用過於簡單又配有自己的站點,他們的客戶甚至可以直接把他們炒掉。我們認為還可以做一些網上目錄供應商的生意,因為網上銷售可以成為他們現有生意的良好擴展。不過在1996年,這種生意很難做。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往往把網路營銷視為一項多出來的工作,而不是一個機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有進取精神的需要目錄服務的公司的訂單。其中還包括Frederick's of Hollywood(有名的女裝內衣……!!-_-,譯注),那巨大的工作量真是對我們的服務能力的一大考驗。不過大部分的客戶都是些小公司,希望在網路上尋求機遇的個體商戶。有一些客戶擁有自己的商店,不過大部分都只在網上銷售。所以我們把目標轉向這些小商販來取代原本計劃中的網路咨詢公司和大型零售商,也因此我們需要把軟體做得更簡單易用。

從這些經驗中,我學會了一個重要原則。使你的技術易於使用是永遠值得花精力去做的事。黑客們已經習慣於和電腦打交道所以不了解普通人對於不熟悉的軟體懷有的恐懼心理Stephen Hawking(史蒂芬·霍金,譯注)的編輯告訴他,他每在書里放進一個公式,書的銷量就會減少一半。當你致力於使你的技術易於使用時,這條曲線將隨著你使軟體簡化的程度往上傾斜。易用性方面10%的進步,會帶來的收益將是兩倍的銷量而不是僅僅10%的增長。

那要如何探尋客戶的需求呢?觀察。展銷會是觀察客戶的最佳選擇之一,它們往往不是用來爭取新客戶的,而是用來做市場調查的。在展銷會上我們並不僅僅做一些簡單的演示,我們還教客戶建設自己的網上商鋪的方法。同時我們能夠觀察他們使用我們軟體的情況,以及和他們討論關於產品的進一步需求。

大部分人把創業當成建設一家像蘋果或谷歌那樣的公司來看待。這些公司名氣響亮,人盡皆知。但對於任何一個創業公司來說,在利基市場(類似於細分市場,長尾概念)上或者基礎工業領域中還有20個以上可以成就大事業的機會。所以當你希望創業成功的時候,最好把賭注投注在這些方面。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已經有一個強大的品牌產品的市場中創業,成功的幾率是相當小的。在「藍海」(參見長尾理論)中才有最好的創業機會。因為創業的基本原則是給人們提供比他們現在使用的東西更好一點的產品,所以那些目前水平低下的產業中才蘊藏著最好的機會。相信我,你不會找到一個比大公司的IT部門的工作更爛水平的領域了,那些企業每年花費巨資在使用的軟體上,可是回報卻是一大堆的麻煩。這種不公平的現象意味著巨大的機遇。

如果你想要找一個創業的機會,你可以嘗試找一個中等規模的非技術公司待幾個星期,專注於觀察他們和電腦應用有關的活動。大部分優秀的黑客都不能夠理解普通的公司員工對於電腦的恐懼心理,就像美國的富人們無法理解巴西貧民窟發生了什麼一樣。

當創業開始的時候,嘗試為小公司寫一些適合他們的軟體,因為這樣更容易賣出去。給大公司提供比他們現有的垃圾系統更好一點的垃圾軟體,是一件很花時間和金錢的工作。就算你可以用一隻手黑掉Oracle的系統,你也不可能競爭過他們的銷售人員。所以如果你希望用你較為優秀的技術水平爭奪客戶,先從小公司做起。

從戰略上來說,小公司業務更適合創業中的企業發展。在技術領域,低端產品總能侵蝕高端市場。把一些便宜貨改的好一些,其難度遠小於把那些更好的軟體改的便宜一些。所以低端出身的產品經過市場中的發展和創新,會逐漸地進步到可以打入高端市場的境界。Sun公司的主機就是其中的典範,而Intel在和Sun合作的過程中完成這個過程,微軟的Word軟體通過插頁和設計框架的簡單功能打入桌面文件處理軟體的競爭中,大眾型的數碼相機生產商也會製作供給專業人士的昂貴玩具。Avid在錄像處理系統中的發展,Apple緊隨其後的成長,Henry Ford在已經被遙遙領先的汽車製造業中的成功,都是依靠這種模式。一種便宜而好用的產品,不僅是你創造銷售額的利器,而且能夠幫助你開拓更大的市場份額。

如果有任何競爭對手的價格和易用性比你的產品優越,那你就要當心成為別人的靶子了。

太長了,完整的文章請瀏覽:

3、黑客與畫家的作者簡介

保羅·格雷厄來姆,《黑客與畫家自》一書的作者,矽谷創業之父。1964年,出生於匹茲堡郊區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設計核反應堆的物理學家,母親在家照看他和他的妹妹。青少年時代,格雷厄姆就開始編程。但是,他還喜歡許多與計算機無關的東西,這在編程高手之中是很少見的。
保羅·格雷厄姆在康奈爾大學讀完本科,然後在哈佛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1995年,他創辦了Viaweb,幫助個人用戶在網上開店,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互聯網應用程序。1998年夏天,Yahoo!公司收購了Viaweb,收購價約為5000萬美元。
此後,他架起了個人網站,在上面撰寫了許許多多關於軟體和創業的文章,以深刻的見解和清晰的表達而著稱,迅速引起了轟動。2005年,他身體力行,創建了風險投資公司Y Combinator,將自己的理論轉化為實踐,目前已經資助了80多家創業公司。現在,他是公認的互聯網創業權威。

4、求主角重生類開網路公司,做游戲,門戶網站,以IT為主的小說

1,《摩登時代》

2,《重生之巨星攻略》

3,《重生1933》

4,《黑客傳說》

5,《腦王》

5、談如何心得及創業

一次成功的創業建立在以下三個條件上:優秀的合夥人,確實有需求的產品,以及盡可能少的啟動資金。絕大部分創業失敗是因為它們缺少了以上這些條件中的某一項,而那些完全具備這三點的創業往往會取得成功。

讓人欣慰的是,當你認真考慮它們的時候,這三點條件都是可行的,雖然可能有一點困難。鑒於成功的創業應該會讓創始人富有,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富有的生活是可以實現的,只是有一點困難。

如果說在創業方面只有一點我想要澄清的話,那就是:創業時,並沒有需要特別出眾的才華才能踏出的,神奇的一步。

創意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創業並不需要特別優秀的創意。創業的主旨是通過給人們提供比他們現在擁有的東西更好一點的商品,以此獲得需求。可是很多人們現在擁有的產品和服務是如此之差,以至於不需要多聰明的頭腦都能想出將之改善的方法。

以Google為例,開始時的計劃僅僅是創造一個簡單易用不至於爛得讓人罵娘的搜索引擎。為此他們做了三點創新:鏈接更多網頁,對搜索結果進行排序,以及使用不帶騷擾廣告的清新簡潔的界面,總而言之,他們製作了一個很好用的網站。Google網站的技術含量是無庸置疑的,而總體計劃更是直截了當。當現在他們已經有了巨大得多的野心和發展時,這種簡單的計劃給他們帶來一年10億美元的收益。

世上還有許許多多的領域,和在Google出現之前的網路搜索領域一樣落後。我可以想出好幾種啟發創業思路的方法,不過絕大部分歸結於以下的方式:觀察人們的某些行為和需求,並找出滿足他們需要而又不是太差的一種技術或手段。

舉例來說,目前那些約會網站做得比Google出現之前的網路搜索服務還要糟糕得多。他們都使用同樣簡單的架構,傾向於用數據配對來代替真實世界的約會的重要性,水平甚至還不如一個大學生為了應付課程而做的作業。與此同時,還有很多的資金可以投注到這一領域,約會網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生意,並且有可能通過成功的運作得到百倍以上的回報。

一個良好的創意,只是創業的第一步。許多未來的創業者認為,整個創業的過程只是最初的那個主意,以及剩下的執行細節。而風險投資方對此有更清晰的了解,當一個創業者來到風投公司要求用他的創意換取進一步合作的時候,他甚至得不到一份保密協議。很顯然,一個純粹的創意的市場價值,甚至不如簽訂一份保密協議的成本。

原始創意不值錢的另一個例證是,很多的創業者在其實踐過程中對他們原本的計劃做了很大的修改。微軟創始時的經營計劃是販賣編程語言等軟體,而他們現在的商業模式是在創業五年後被IBM掃地出門之後誕生的。

創意絕對是有價值的,但問題在於,它們很難在創業過程中轉變為收益。創意不是那種很容易讓別人按照你的思路去執行的東西,它們的價值在於其擁有者在實踐中對原始計劃不斷思考和修正的過程。

創意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那些擁有創意的人才是。善於工作的人可以把一個爛主意變好,可是再好的主意也幫不了一個笨蛋。



我指的善於工作的人是什麼樣的呢?在我創業的過程中學到的最有用的東西,就是僱傭員工的標准。你能夠明白「猛獸一般的人」這個比喻嗎?這句話可能很難翻譯成其它語言,不過我認為每個美國人都明白它的意思。這是說,某些人對於他們的工作有點過於認真,以至於他們在工作的過程中跨過了職業需求的限度而進入到狂熱的境界。

對於單個人而言,這個比喻確切的意思取決於工作性質的不同:一個絕不接受客人說不的推銷員;一個在凌晨四點也不願意留下代碼中的bug去睡覺的黑客(原文hacker,在這篇文章里不能僅指黑客,而是一個熱情的程序員,可是下文中作者對軟體工程師Engineer有鄙視的感覺,所以還是做「黑客」 解,譯注);一個會冷不防打電話到紐約時報記者手機的公共關系專家;一個看到兩毫米的誤差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的設計師。

在我的公司里,幾乎每個人都是一頭猛獸。我的銷售主管,那個女人的頑強甚至讓我對她電話另一頭的潛在客戶感到歉意。你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在電話現那頭掙扎,像魚鉤上的魚一樣,但是在簽約之前,他們絕對不會得到任何逃跑的機會。

想一想你所認識的人,你會發現「猛獸」形態是很容易找到的。想像某些人的樣子,然後在心裡描繪下他們做那些「猛獸般」行為的狀態。如果你發笑了,說明他們不是那樣的人。在一個大公司中,這樣的狀態可能是不必要甚至不需要的,但在創業中,「猛獸」般的工作態度是絕對必須的。

對於黑客,我們有一些額外的標准。他確實特別聰明嗎?如果是,他能夠一絲不扣地完成一份工作嗎?還有最後,鑒於部分很優秀的黑客會有一些不良癖好,我們是否能夠忍受他們和我們一起工作也是指標之一。

而最後的測試只能篩選掉很少一部分人。我們可以接受一個天才的任何缺點,除了不斷抱怨的那些。不過這些人通常不怎麼優秀,所以我們的第三個測試基本上只是之前的補充。

大部分情況下,當那些討厭的人努力裝聰明的時候,他們會變得讓人難以容忍。其實,越是聰明的人越是不會為此感到困擾。所以你會發現,那些充滿天才的人總是較易使用「我不知道」「也許你是對的」和「我對xx事情不太了解」這類的句式。

這種技巧並不是一直有用的,因為人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在MIT的顧客滿意部門,好像有一種叫做「裝成一個什麼都知道的猛男(我喜歡這個詞,譯注)」的傳統。聽說這種態度最早起源於Marvin Minsky(圖靈獎獲得者,譯注),而與此相類似的所謂典型飛行員姿態,則是來自於Chuck Yeager(知名戰斗機飛行員,猛男一個,譯注)。就算是真正才華出眾的人,在這個環境里也會顯得有點太猛,所以你只能忍受他們。

這種人才選擇方式讓我們擁有Robert Morris了,我所見過最會說「我不知道」的一個人。(至少在他成為MIT的教授之前)。沒有人會對Robert有所抱怨,因為他顯然比任何人都要聰明,難得的是還沒有任何脾氣。

就像絕大部分創業活動一樣,我們公司最初的合夥人僅僅是一群好朋友,而且連員工的招聘都主要通過朋友關系來進行。這是創業公司和大企業最顯著的區別。和某人交幾天朋友,能體會到大公司在面試中永遠問不出的東西。

創業大半發生在大學周圍,是因為那裡是有才智的人的聚集地。MIT和斯坦福周圍布滿了高科技公司,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其實只要學校允許,他們寧可在課堂上唱野營歌。

如果你想要創業,和大學里的天才們一起進行會帶來更好的機會,所以理論上來說你要努力和你在大學里看到的每一個聰明人交朋友,對嗎?答案是不。優秀的技術人員不喜歡目的性很強的交流方式,你的努力不會有回報。

在大學里,你該做的是專注於你自己的項目。就算你不想創業,一個好的技術人員也應該做到這一點,因為這是唯一能夠真正學會程序技術的方式。在某些項目里你將會和別的學生合作,而這是最好的結識優秀黑客的方法。有些項目可能會進化成一個值得創業的機會,不過我建議不要對此太過執著。別強制自己做任何事,只要和你欣賞的人一起做喜歡的工作就行了。

理想狀態下,你會需要2至4個合作者。只有兩個人的創業是很困難的。而單獨創業者,將會發現自己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即使是比爾大門,傳說中無視壓力的名人,仍然需要找一個合作者一起創業。不過你確實不需要像一張全家福照片一樣多的合作夥伴,一方面是因為創業初期並不需要太多人,另一方面是因為越多人就越多分歧。在只有兩三個人的情況下,你們會因為失敗的壓力迅速地處理不同意見。而7、8個人一起乾的時候,任何分歧都可能長時間逗留並造成分裂的小團體。投票表決並不是好方法,全體一致才是創業的需要。

很多情況下,一個新公司都是基於技術型產業而建立,所以創始人需要招收技術人員。在網路泡沫時代,很多商科出身的創業者尋求優秀黑客的幫助來製造他們的產品,其結果被證明並不理想。生意人對於技術問題並不理解,因為他們不知道產品的發展有哪些可選項,會面臨什麼困難,有什麼優勢。而且他們也分不清哪個黑客更優秀,就算對於計算機領域的同業,人們也很難分清誰更優秀的問題,而一個單純的生意人在挑選的時候就更像一場輪盤賭了。

那麼在創業時,商科背景的人是否是必須的呢?這個問題並沒有確定的答案。當我創業的時候,我們認為是需要的,所以我們向周圍的專業人士詢問關於「商場的奧秘」的知識以及他們願不願意做我們的總經理。不過他們都拒絕了,所以我只能自己來當。不過後來我發現,做生意也沒有那麼困難和神秘,並不像物理學或者醫學那樣需要大量的學習,只要努力讓別人買你的東西就好了。

我認為,之前我把做生意看成是很神秘的東西,原因在於我本身對它有厭惡感。我希望在純凈而高度腦力化的軟體世界中工作,而不是和庸俗的客戶及他們的蠢問題打交道。不希望參與某項工作的人往往會用一種保護性的能力不足來作推脫。Paul Erdos(著名數學家,譯注)是很典型的例子,人們看到他甚至不懂得如何把一顆柚子切成兩半。所以別人不得不為他做所有的生活瑣事,從而讓他能夠把自己的全部時間投注在數學商。Erdos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不過絕大多數做丈夫的或多或少使用相同的手段。

當我必須放棄我的保護性能力不足之後,我發現做生意並不像我之前想像的那麼困難和無聊。生意經中有很深奧的部分,例如稅法和衍生產品的定價,但你無需在創業的時候掌握它們。所有創業所需要的知識在任何商學院甚至大學建立起來之前就已經被人們所熟知了。

如果你嘗試在福布斯400強的管理者名單中標記出MBA學歷的名字,你就會對商學院有新的重要認識。第一個MBA在第22位出現,Phil Knight,Nike的CEO。前50名中只有4個MBA學歷,而相對的,福布斯400強中的管理者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技術背景的。想想Bill Gates, Steve Jobs, Larry Ellison, Michael Dell, Jeff Bezos, Gordon Moore.(這些名字我想不需要翻譯了...譯注),高科技類產業的規則看起來是由技術員而非生意人制定的。所以如果你希望用兩年的時間給你未來的創業增添一點資本,學會一點黑客技術看上去比讀MBA更有用。

有一個重要理由會讓你希望把一個商科背景的人加入到創業的隊伍中:總要有個人願意並且能夠關注客戶的需求。有些人認為,只有商科背景的人能做這件事。優秀黑客能夠製作軟體,不過不能設計它們。這種話及其荒謬。黑客沒有理由因為懂得設計軟體就不理解客戶需求,純正的生意人也沒有理由不懂得設計軟體卻能神奇地理解它們。

無論如何,如果你不能靠自己探尋客戶需求,你就必須尋找一個能夠這么做的合夥人。這是技術創業中最最重要的一環,絕大部分的創業是因為這個環節而失敗的。

客戶需求

並不是只有創業公司需要擔心客戶需求。我認為絕大部分公司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不能給客戶提供想要的東西。以餐館為例,絕大多數餐館最終經營失敗,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甚至在第一年就關門大吉。可是你記得曾經有哪一家能做出真正美味的食物的餐館倒閉嗎?

餐館只要能做出真正美味的食物就足以應付一切。優秀的口味帶來高昂的價格,擁擠的人群,喧囂、熱鬧的氛圍,坐滿的座位,甚至態度惡劣的服務,而顧客們還是趨之若鶩。當然確實存在一些口味一般而靠小噱頭吸引顧客的餐廳,但這樣的經營方式會帶來很大的風險。直接提供美味可口的食物才是最為簡單有效的方法。

在技術創業中,情況也是一樣。你可能聽說過創業失敗的各種理由,可是有聽說過擁有一個極端受歡迎的產品的公司失敗的例子么?

幾乎每一個失敗的創業案例,最終的問題都是其客戶失去了對其產品的需求。基本上,所有的失敗看起來都是由「資金不足」所直接導致的,可是他們弄不到資金的原因幾乎都一樣:產品太爛,或者根本就沒有一個完成的產品。

當我列出所有創業者都需要做的工作的時候,曾經很想要盡快作出一個產品的第一版。幸好我沒有決定這么做,因為這種急功近利的方法不利於做出顧客想要的產品。只有通過發行試用版並根據客戶反饋不斷調整,才是創造出適合客戶需求的產品的唯一方法。

另一個方法是我稱為「孤注一擲」(Hail Mary)的策略。你可能對一個產品做出詳細的計劃書,僱傭一整隊的工程師來開發它,一年之後發現你投入的二百萬美元變成了一堆沒人要的垃圾。在網路泡沫的時代,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尤其在那些商業氣息很濃的公司進入計算機技術領域的時候,他們都以為開發軟體產品是一件可以完美地按照計劃進行的事情。

我們從不認同這種做法。作為一個LISP流的黑客(程序語言的一種,兩大黑客入門語言之一,另一個是Perl,譯注),我遵循著快速原型開發的傳統。並不是說這種方法是用於開發任何程序(至少不在這篇文章里),不過這種方法對創業階段需要的軟體而言是絕對必要的。

就像大部分創業公司一樣,我們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以後對我們的計劃進行了修改。一開始我們的目標客戶是網路咨詢公司,可是他們顯然不喜歡我們,因為我們的軟體使用過於簡單又配有自己的站點,他們的客戶甚至可以直接把他們炒掉。我們認為還可以做一些網上目錄供應商的生意,因為網上銷售可以成為他們現有生意的良好擴展。不過在1996年,這種生意很難做。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往往把網路營銷視為一項多出來的工作,而不是一個機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有進取精神的需要目錄服務的公司的訂單。其中還包括Frederick's of Hollywood(有名的女裝內衣……!!-_-,譯注),那巨大的工作量真是對我們的服務能力的一大考驗。不過大部分的客戶都是些小公司,希望在網路上尋求機遇的個體商戶。有一些客戶擁有自己的商店,不過大部分都只在網上銷售。所以我們把目標轉向這些小商販來取代原本計劃中的網路咨詢公司和大型零售商,也因此我們需要把軟體做得更簡單易用。

從這些經驗中,我學會了一個重要原則。使你的技術易於使用是永遠值得花精力去做的事。黑客們已經習慣於和電腦打交道所以不了解普通人對於不熟悉的軟體懷有的恐懼心理Stephen Hawking(史蒂芬·霍金,譯注)的編輯告訴他,他每在書里放進一個公式,書的銷量就會減少一半。當你致力於使你的技術易於使用時,這條曲線將隨著你使軟體簡化的程度往上傾斜。易用性方面10%的進步,會帶來的收益將是兩倍的銷量而不是僅僅10%的增長。

那要如何探尋客戶的需求呢?觀察。展銷會是觀察客戶的最佳選擇之一,它們往往不是用來爭取新客戶的,而是用來做市場調查的。在展銷會上我們並不僅僅做一些簡單的演示,我們還教客戶建設自己的網上商鋪的方法。同時我們能夠觀察他們使用我們軟體的情況,以及和他們討論關於產品的進一步需求。

大部分人把創業當成建設一家像蘋果或谷歌那樣的公司來看待。這些公司名氣響亮,人盡皆知。但對於任何一個創業公司來說,在利基市場(類似於細分市場,長尾概念)上或者基礎工業領域中還有20個以上可以成就大事業的機會。所以當你希望創業成功的時候,最好把賭注投注在這些方面。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已經有一個強大的品牌產品的市場中創業,成功的幾率是相當小的。在「藍海」(參見長尾理論)中才有最好的創業機會。因為創業的基本原則是給人們提供比他們現在使用的東西更好一點的產品,所以那些目前水平低下的產業中才蘊藏著最好的機會。相信我,你不會找到一個比大公司的IT部門的工作更爛水平的領域了,那些企業每年花費巨資在使用的軟體上,可是回報卻是一大堆的麻煩。這種不公平的現象意味著巨大的機遇。

如果你想要找一個創業的機會,你可以嘗試找一個中等規模的非技術公司待幾個星期,專注於觀察他們和電腦應用有關的活動。大部分優秀的黑客都不能夠理解普通的公司員工對於電腦的恐懼心理,就像美國的富人們無法理解巴西貧民窟發生了什麼一樣。

當創業開始的時候,嘗試為小公司寫一些適合他們的軟體,因為這樣更容易賣出去。給大公司提供比他們現有的垃圾系統更好一點的垃圾軟體,是一件很花時間和金錢的工作。就算你可以用一隻手黑掉Oracle的系統,你也不可能競爭過他們的銷售人員。所以如果你希望用你較為優秀的技術水平爭奪客戶,先從小公司做起。

從戰略上來說,小公司業務更適合創業中的企業發展。在技術領域,低端產品總能侵蝕高端市場。把一些便宜貨改的好一些,其難度遠小於把那些更好的軟體改的便宜一些。所以低端出身的產品經過市場中的發展和創新,會逐漸地進步到可以打入高端市場的境界。Sun公司的主機就是其中的典範,而Intel在和Sun合作的過程中完成這個過程,微軟的Word軟體通過插頁和設計框架的簡單功能打入桌面文件處理軟體的競爭中,大眾型的數碼相機生產商也會製作供給專業人士的昂貴玩具。Avid在錄像處理系統中的發展,Apple緊隨其後的成長,Henry Ford在已經被遙遙領先的汽車製造業中的成功,都是依靠這種模式。一種便宜而好用的產品,不僅是你創造銷售額的利器,而且能夠幫助你開拓更大的市場份額。

如果有任何競爭對手的價格和易用性比你的產品優越,那你就要當心成為別人的靶子了。

太長了,完整的文章請瀏覽:http://www.chuangyenan.com/ruhekaishichuang/

6、為什麼說努力工作是最愚蠢的選擇

本期分享的書是《矽谷生態》

《矽谷生態》

科里·佩因 著

「創業」現在真的是一個紅得不能再紅的話題。年9月,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至此以後,全國都掀起了「雙創」的熱潮。你看北京的中關村創業大街、望京SOHO,各地的創業園區、孵化器、創投咖啡館們,正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而起。而作為世界創業之都的矽谷,更是走在我們前面,成為中國廣大創業者們爭相模仿與追逐的對象,而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個創業者聖地的另一面。

這本書的副標題翻譯過來是「進入矽谷殘暴之心的旅程」。也許你會納悶,通常來說,大家提起矽谷,聯想起的是「高科技」、「創業」、「活力」、「激情」等積極向上的描述,為什麼這本書要用「殘暴」這個詞來形容矽谷呢。沒錯,這本書就是要顛覆人們對矽谷的認識。這本書是現在技術創業狂潮的一次游歷,描繪了矽谷虛偽的畫像,深刻揭露了矽谷文化中的陋習,對矽谷科技文化進行了尖銳的諷刺。

作者簡介

科里·佩因是一位美國的調研記者和專欄作家,也是美國著名文化批評雜志《異見者》的長期撰稿人。聽到《異見者》這個名字,你大概就能想像科里·佩因的寫作風格了,肯定是對某些根深蒂固的意見提出犀利的挑戰。

全文提綱

本書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作者嚴肅地告訴我們在今天,辛勤工作在矽谷里是最不可能發家致富的做法。

第二個部分是,原來矽谷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矽谷的科技大公司越來越只看重利益,只看重錢,忘記了「用科技改變世界」的創業初心。

第三個部分是,我們需要警惕矽谷的「科技法西斯」傾向。

01
努力工作最愚蠢

在作者看來,如果你想在矽谷發家致富,那麼辛勤工作就是最愚蠢的行為。作者表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矽谷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財富的神話,無數人在這里通過辛勤勞動,然後成了億萬富翁。

但是,不管你聽說過什麼樣的財富傳奇,時至今日,如果你選擇在自身領域中努力工作,絕對是加入億萬富翁俱樂部的最愚蠢的行為。你沒有看錯,就是努力工作最愚蠢!在作者看來,如果你想在今天的矽谷脫貧致富,你不要去創業,更不要去努力工作,而是在「淘金熱的時候,去賣鏟子」。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在淘金熱的時候,不要跟風去挖金子,而是把鏟子賣給那些自以為能挖到金子發大財的笨蛋。如果這樣,無論淘金者能不能挖到金子,你都一定可以賺一筆。如果把這個邏輯放到矽谷,在大家都被創業大潮席捲的時候,你需要做的不要去創辦什麼科技公司,而是去服務那些自認為可以成為第二個「扎克伯格」的笨蛋。如何服務呢?比如說,買些伺服器空間做託管網站的生意,或者成為一名愛彼迎房東,這些事情都不需要你去做任何技術創新。在這里,作者用他的親身經歷揭示了矽谷創業熱潮之下的冷血。

作者來到矽谷,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個住的地方。像大多數剛剛來到矽谷地區的創業者一樣,作者找住處依賴於一個短期公寓租賃應用,就是愛彼迎。愛彼迎上短時間內能找到的最好的住處,是一種被稱之為「黑客公寓」的地方。這家「黑客公寓」每晚收費85美金,雖然這個價位低於矽谷附近的市場平均水平,但也已經接近一些美國人一天的總收入了。但是當你花了85美元,入住的卻不是酒店!甚至連公寓也算不上,而僅僅是一個鋪位。

這間「黑客公寓」的廣告明確地表達了對技術人員的偏好,它的廣告中說:「我們歡迎那些有激情的創業者,我們能夠幫助他們擴大自己的人脈網路」。但是,這里的房東並不是業主,業主是一個歐洲人,基本什麼都不幹,滿世界地在各種度假勝地沖浪,而房東則是業主雇來的管理人員,因為當地的法規並不允許二房東的存在。

不過即使有這樣或那樣的擔憂,也沒有辦法。作者還是按響了「黑客公寓」的門鈴。迎接作者的是他的室友,一個瘦骨嶙峋的紐西蘭人。作者進入公寓之後,首先看到一堆人字拖,以及另外五個短期租戶。紐西蘭室友告訴作者,不久之後,一個挪威的創業團隊還要搬進來。到時候,「黑客公寓」就將會有三個沒有床位的客人了。好,我們來算算,這間小小的公寓究竟住了多少人?答案是七個!而且還將搬進來一個團隊!想想就能知道,這種居住環境是多糟糕。並且,這七個人共用一把鑰匙。這把鑰匙放在公寓大樓里的一個小密碼保險箱中,「黑客們」每次取鑰匙最好在沒人的時候,因為怕被鄰居發現這里有非法的群居房,不過搞不好也許鄰居也是做這個營生的,誰知道呢?作者的房間里有很多張床,他本來以為每晚85美金租的是一個私人空間。作者在重新檢查合同的時候,在角落裡終於找到了「共享房間」這幾個字,這讓作者氣不打一處來,但又無計可施。這里的租金比紐約和倫敦還要高。單間一個月要3000美金還多,沒有床的工作室是2500美金,共享房間1500美金,非法蝸居1000美金,整個矽谷周圍都是這個價。如果想為了省錢,就只能住到更遠的地方去,但是省下的這個錢還是會在交通費和時間成本上花掉,所以只能接受這個「貧民窟」。

這些「黑客公寓」簡直成了城市房地產市場顛覆性創新的產物!曾經,這座城市的這些小公寓里,常年居住著過時行業的從業者和他們找不到工作的孩子們。但科技的蓬勃發展,創業的大潮卷來,卻讓這些小破公寓莫名其妙地發揮了其作為投資地產的價值。即使這些「黑客公寓」提供的住所只不過是一間沒有窗戶的房間里的一個簡陋的鋪位,但是那些精明的投資者們仍然在矽谷地區大量購買或者租賃,再來轉租給夢想快速脫貧、發家致富的創業者們,到頭來,還真不知道到底是誰一夜暴富了。

不僅如此,由於房東急於大撈一筆,經常會在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驅逐租戶。然而,更常見的情況是,房東欺負租戶,肆意刁難他們,目的是讓他們盡快收拾鋪蓋捲走人!作者采訪的一位租戶權益組織的律師告訴作者,「租戶僅僅因為在碗櫃里放了杯子而被驅逐,因為房東說這是把他的屋子搞亂了。房東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借口來驅逐租戶。租戶們最終都會放棄」。雖然,這位律師所服務的機構是幫助被不當驅逐的租戶提供法律援助的公益組織,但諷刺的是,這個組織最終也被惡意驅逐出了辦公室,因為他們的房東希望可以盡快把房子租給一家拿到了風投的科技公司,那樣就又能漲租金了!

02

資本主義剝削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入住了「黑客公寓」。在這里,他認識了一個谷歌的實習生。這名實習生告訴作者,「原來關於谷歌的坊間傳說都是真的啊!它真的有二十個自助餐廳和健身房,它什麼都有」。每天清晨,這名谷歌的實習生都與附近的其他谷歌員工一起在刷過員工卡之後,登上公司班車,開往三十五公里之外的谷歌總部。他們在班車上就開始一天的工作,因為班車上裝有WIFI,直到晚上八點後才結束工作,去公司的自助餐廳用完餐後,也會有班車送他們回家。這種待遇在矽谷的大公司中,是標配。甚至連在車庫里辦公的創業公司也提供免費餐飲。作者采訪到的另一位科技公司員工說:「我一直工作到晚上9點,因為如果你工作到那麼晚,就會有免費晚餐,外加打車回家也報銷」。這已經成了他的日常行為,他甚至從來沒有質疑過這些事情到底對不對。如他一樣的很多矽谷同齡人,也從來沒有質疑過。

一位科技公司的HR向作者解釋了這些額外福利愈演愈烈的原因。這是一場不斷升級的有針對性的陰謀,包括送到員工工位上的免費牛排晚餐、免費的洗衣服務、免費的健身房和浴室、免費的按摩椅,當然還有免費飲料和茶點。員工可能會得到一份價值20美元的牛排,但隨著他們的不斷加班及不斷延長加班,他們可以為公司額外提供超過200美元的價值,而公司不必為此支付任何加班費,僅僅一份牛排就搞定了,因為員工的加班全都是「自願」的。因此,這些看似奢華的福利是誘惑員工的一種方式,這些福利為超長的工作時間提供了有效的掩護。這就是剝削,這就是資本主義!而大量的員工身在其中,卻不自知,不自省,任其剝削,還甘之如飴。

這些情況,我們好像一點都不陌生,即使沒經歷過,也聽說過很多。之前,一位非著名自媒體人士通過微博將某家公司的加班制度以段子的形式呈現出來。說,深圳有一家網路公司,正常規定五點半下班,但六點半公司才發班車,沒有人逼你加班,但是為了能體面地坐著一人一座的大巴回家,大家願意主動加班一小時;當六點半准備坐班車下班時,就會想起另一條制度,八點鍾有東來順的工作餐:樣多,管飽,還有水果。大家想想坐班車回家還得自己做飯,那就再主動加班一個半小時,吃了工作餐再回家唄;八點鍾吃完工作餐准備回家,又想起一條公司制度,十點鍾以後打車報銷。一天工作了十幾個小時,誰還有力氣擠公交?那就再主動加班兩個小時唄。干到晚上十點,打車回家。2016年有一首神曲,叫《感覺身體被掏空》橫空出世,迅速刷爆朋友圈。原因之一就是歌詞唱出了當前許多上班族的心聲,過度勞累,透支健康。尤其不斷涌現的過勞死新聞給大家敲響了警鍾。

03

警惕科技法西斯

「法西斯」這個詞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代表著極端獨裁形式的統治。但是「科技法西斯」又是什麼呢?它又和矽谷有著什麼關系呢?

初創公司基本上都是「君主制」。當然,我們不這么稱呼它,因為這聽起來很奇怪,尤其是在美國,任何不民主的東西都會讓人感到不舒服。所謂「君主制」就是獨裁統治,創始人一個人說得算,發展到極端就是「法西斯」。但事實是,初創公司的創始人都傾向於這種獨裁治理結構,因為這種結構是對初創公司的生存與發展最為有利的,它可以高效率地執行創始人的意志,完成創始人的設想,而不會被各種監督、制衡的制度拖慢前進的腳步。

隨著矽谷聚集的初創公司越來越多,這種「科技法西斯」的思潮也從單純的公司治理方法蔓延到政治方面。這種思潮的主要思想包括,將企業視為未來的政府,並將創始人等資本家當作國王,國王希望永遠活下去,可以選擇逃到外太空或者海洋城邦,並且可以與機器人下棋,並奴役他們。他們的第一步是要退出民主社會,而矽谷就是那個「退出」的地方。在退出民主社會之後,無數的企業小國獨立出來,他們的成立將使世界看起來就像古代的歐洲版圖,城邦林立。這種思潮的信仰者們希望最終能在美國以外建立一個由技術運營的社會。他們認為這就是矽谷在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

光是這么說,你也許還難以想像這種想法有多麼瘋狂,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2014年,一位名叫賈斯汀·唐尼的谷歌工程師起草了一份令人哭笑不得的提案。該提案有三點,首先,勸退現在的所有政府工作人員;第二,將政府權力移交給科技工作;最後,任命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為美國CEO。

谷歌的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曾經想要拿世界的一部分來進行不受管制的社會實驗。「科技法西斯」的信徒們認為這是拉里·佩奇深思熟慮後的措詞。他們認為拉里·佩奇的真正意思是要在美國撤銷法律,由掌控技術的人獨裁。他們甚至認為,在未來幾年,全球將出現國家數量的爆炸式增長,每個企業都是一個國家,一個獨裁的君主制國家。比特幣是金融的未來,企業城邦是政府的未來,3D列印的武器則是新興技術違抗監管的一個例子。

你可能覺得這是痴人說夢,但是提高警惕還是必須的,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總結

首先,我們講到第一部分重點內容,是在億萬富翁遍地的矽谷,如何快速脫貧、發家致富?答案是在「淘金熱的時候,賣鏟子」。揭露矽谷的崛起,推高房屋價格,製造地產泡沫,諷刺無良的房東和人情的冷漠。

第二個部分是,原來矽谷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揭露矽谷科技公司隱藏在高福利背後的剝削本質。

第三個部分是,作者提醒需要警惕矽谷的「科技法西斯」傾向。

7、李教授認為人生的創業創新過程其實是什麼過程

一次成功的創業建立在以下三個條件上:優秀的合夥人,確實有需求的產品,以及盡可能少的啟動資金。絕大部分創業失敗是因為它們缺少了以上這些條件中的某一項,而那些完全具備這三點的創業往往會取得成功。

讓人欣慰的是,當你認真考慮它們的時候,這三點條件都是可行的,雖然可能有一點困難。鑒於成功的創業應該會讓創始人富有,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富有的生活是可以實現的,只是有一點困難。

如果說在創業方面只有一點我想要澄清的話,那就是:創業時,並沒有需要特別出眾的才華才能踏出的,神奇的一步。

創意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創業並不需要特別優秀的創意。創業的主旨是通過給人們提供比他們現在擁有的東西更好一點的商品,以此獲得需求。可是很多人們現在擁有的產品和服務是如此之差,以至於不需要多聰明的頭腦都能想出將之改善的方法。

以Google為例,開始時的計劃僅僅是創造一個簡單易用不至於爛得讓人罵娘的搜索引擎。為此他們做了三點創新:鏈接更多網頁,對搜索結果進行排序,以及使用不帶騷擾廣告的清新簡潔的界面,總而言之,他們製作了一個很好用的網站。Google網站的技術含量是無庸置疑的,而總體計劃更是直截了當。當現在他們已經有了巨大得多的野心和發展時,這種簡單的計劃給他們帶來一年10億美元的收益。

世上還有許許多多的領域,和在Google出現之前的網路搜索領域一樣落後。我可以想出好幾種啟發創業思路的方法,不過絕大部分歸結於以下的方式:觀察人們的某些行為和需求,並找出滿足他們需要而又不是太差的一種技術或手段。

舉例來說,目前那些約會網站做得比Google出現之前的網路搜索服務還要糟糕得多。他們都使用同樣簡單的架構,傾向於用數據配對來代替真實世界的約會的重要性,水平甚至還不如一個大學生為了應付課程而做的作業。與此同時,還有很多的資金可以投注到這一領域,約會網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生意,並且有可能通過成功的運作得到百倍以上的回報。

一個良好的創意,只是創業的第一步。許多未來的創業者認為,整個創業的過程只是最初的那個主意,以及剩下的執行細節。而風險投資方對此有更清晰的了解,當一個創業者來到風投公司要求用他的創意換取進一步合作的時候,他甚至得不到一份保密協議。很顯然,一個純粹的創意的市場價值,甚至不如簽訂一份保密協議的成本。

原始創意不值錢的另一個例證是,很多的創業者在其實踐過程中對他們原本的計劃做了很大的修改。微軟創始時的經營計劃是販賣編程語言等軟體,而他們現在的商業模式是在創業五年後被IBM掃地出門之後誕生的。

創意絕對是有價值的,但問題在於,它們很難在創業過程中轉變為收益。創意不是那種很容易讓別人按照你的思路去執行的東西,它們的價值在於其擁有者在實踐中對原始計劃不斷思考和修正的過程。

創意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那些擁有創意的人才是。善於工作的人可以把一個爛主意變好,可是再好的主意也幫不了一個笨蛋。



我指的善於工作的人是什麼樣的呢?在我創業的過程中學到的最有用的東西,就是僱傭員工的標准。你能夠明白「猛獸一般的人」這個比喻嗎?這句話可能很難翻譯成其它語言,不過我認為每個美國人都明白它的意思。這是說,某些人對於他們的工作有點過於認真,以至於他們在工作的過程中跨過了職業需求的限度而進入到狂熱的境界。

對於單個人而言,這個比喻確切的意思取決於工作性質的不同:一個絕不接受客人說不的推銷員;一個在凌晨四點也不願意留下代碼中的bug去睡覺的黑客(原文hacker,在這篇文章里不能僅指黑客,而是一個熱情的程序員,可是下文中作者對軟體工程師Engineer有鄙視的感覺,所以還是做「黑客」 解,譯注);一個會冷不防打電話到紐約時報記者手機的公共關系專家;一個看到兩毫米的誤差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的設計師。

在我的公司里,幾乎每個人都是一頭猛獸。我的銷售主管,那個女人的頑強甚至讓我對她電話另一頭的潛在客戶感到歉意。你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在電話現那頭掙扎,像魚鉤上的魚一樣,但是在簽約之前,他們絕對不會得到任何逃跑的機會。

想一想你所認識的人,你會發現「猛獸」形態是很容易找到的。想像某些人的樣子,然後在心裡描繪下他們做那些「猛獸般」行為的狀態。如果你發笑了,說明他們不是那樣的人。在一個大公司中,這樣的狀態可能是不必要甚至不需要的,但在創業中,「猛獸」般的工作態度是絕對必須的。

對於黑客,我們有一些額外的標准。他確實特別聰明嗎?如果是,他能夠一絲不扣地完成一份工作嗎?還有最後,鑒於部分很優秀的黑客會有一些不良癖好,我們是否能夠忍受他們和我們一起工作也是指標之一。

而最後的測試只能篩選掉很少一部分人。我們可以接受一個天才的任何缺點,除了不斷抱怨的那些。不過這些人通常不怎麼優秀,所以我們的第三個測試基本上只是之前的補充。

大部分情況下,當那些討厭的人努力裝聰明的時候,他們會變得讓人難以容忍。其實,越是聰明的人越是不會為此感到困擾。所以你會發現,那些充滿天才的人總是較易使用「我不知道」「也許你是對的」和「我對xx事情不太了解」這類的句式。

這種技巧並不是一直有用的,因為人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在MIT的顧客滿意部門,好像有一種叫做「裝成一個什麼都知道的猛男(我喜歡這個詞,譯注)」的傳統。聽說這種態度最早起源於Marvin Minsky(圖靈獎獲得者,譯注),而與此相類似的所謂典型飛行員姿態,則是來自於Chuck Yeager(知名戰斗機飛行員,猛男一個,譯注)。就算是真正才華出眾的人,在這個環境里也會顯得有點太猛,所以你只能忍受他們。

這種人才選擇方式讓我們擁有Robert Morris了,我所見過最會說「我不知道」的一個人。(至少在他成為MIT的教授之前)。沒有人會對Robert有所抱怨,因為他顯然比任何人都要聰明,難得的是還沒有任何脾氣。

就像絕大部分創業活動一樣,我們公司最初的合夥人僅僅是一群好朋友,而且連員工的招聘都主要通過朋友關系來進行。這是創業公司和大企業最顯著的區別。和某人交幾天朋友,能體會到大公司在面試中永遠問不出的東西。

創業大半發生在大學周圍,是因為那裡是有才智的人的聚集地。MIT和斯坦福周圍布滿了高科技公司,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其實只要學校允許,他們寧可在課堂上唱野營歌。

如果你想要創業,和大學里的天才們一起進行會帶來更好的機會,所以理論上來說你要努力和你在大學里看到的每一個聰明人交朋友,對嗎?答案是不。優秀的技術人員不喜歡目的性很強的交流方式,你的努力不會有回報。

在大學里,你該做的是專注於你自己的項目。就算你不想創業,一個好的技術人員也應該做到這一點,因為這是唯一能夠真正學會程序技術的方式。在某些項目里你將會和別的學生合作,而這是最好的結識優秀黑客的方法。有些項目可能會進化成一個值得創業的機會,不過我建議不要對此太過執著。別強制自己做任何事,只要和你欣賞的人一起做喜歡的工作就行了。

理想狀態下,你會需要2至4個合作者。只有兩個人的創業是很困難的。而單獨創業者,將會發現自己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即使是比爾大門,傳說中無視壓力的名人,仍然需要找一個合作者一起創業。不過你確實不需要像一張全家福照片一樣多的合作夥伴,一方面是因為創業初期並不需要太多人,另一方面是因為越多人就越多分歧。在只有兩三個人的情況下,你們會因為失敗的壓力迅速地處理不同意見。而7、8個人一起乾的時候,任何分歧都可能長時間逗留並造成分裂的小團體。投票表決並不是好方法,全體一致才是創業的需要。

很多情況下,一個新公司都是基於技術型產業而建立,所以創始人需要招收技術人員。在網路泡沫時代,很多商科出身的創業者尋求優秀黑客的幫助來製造他們的產品,其結果被證明並不理想。生意人對於技術問題並不理解,因為他們不知道產品的發展有哪些可選項,會面臨什麼困難,有什麼優勢。而且他們也分不清哪個黑客更優秀,就算對於計算機領域的同業,人們也很難分清誰更優秀的問題,而一個單純的生意人在挑選的時候就更像一場輪盤賭了。

那麼在創業時,商科背景的人是否是必須的呢?這個問題並沒有確定的答案。當我創業的時候,我們認為是需要的,所以我們向周圍的專業人士詢問關於「商場的奧秘」的知識以及他們願不願意做我們的總經理。不過他們都拒絕了,所以我只能自己來當。不過後來我發現,做生意也沒有那麼困難和神秘,並不像物理學或者醫學那樣需要大量的學習,只要努力讓別人買你的東西就好了。

我認為,之前我把做生意看成是很神秘的東西,原因在於我本身對它有厭惡感。我希望在純凈而高度腦力化的軟體世界中工作,而不是和庸俗的客戶及他們的蠢問題打交道。不希望參與某項工作的人往往會用一種保護性的能力不足來作推脫。Paul Erdos(著名數學家,譯注)是很典型的例子,人們看到他甚至不懂得如何把一顆柚子切成兩半。所以別人不得不為他做所有的生活瑣事,從而讓他能夠把自己的全部時間投注在數學商。Erdos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不過絕大多數做丈夫的或多或少使用相同的手段。

當我必須放棄我的保護性能力不足之後,我發現做生意並不像我之前想像的那麼困難和無聊。生意經中有很深奧的部分,例如稅法和衍生產品的定價,但你無需在創業的時候掌握它們。所有創業所需要的知識在任何商學院甚至大學建立起來之前就已經被人們所熟知了。

如果你嘗試在福布斯400強的管理者名單中標記出MBA學歷的名字,你就會對商學院有新的重要認識。第一個MBA在第22位出現,Phil Knight,Nike的CEO。前50名中只有4個MBA學歷,而相對的,福布斯400強中的管理者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技術背景的。想想Bill Gates, Steve Jobs, Larry Ellison, Michael Dell, Jeff Bezos, Gordon Moore.(這些名字我想不需要翻譯了...譯注),高科技類產業的規則看起來是由技術員而非生意人制定的。所以如果你希望用兩年的時間給你未來的創業增添一點資本,學會一點黑客技術看上去比讀MBA更有用。

有一個重要理由會讓你希望把一個商科背景的人加入到創業的隊伍中:總要有個人願意並且能夠關注客戶的需求。有些人認為,只有商科背景的人能做這件事。優秀黑客能夠製作軟體,不過不能設計它們。這種話及其荒謬。黑客沒有理由因為懂得設計軟體就不理解客戶需求,純正的生意人也沒有理由不懂得設計軟體卻能神奇地理解它們。

無論如何,如果你不能靠自己探尋客戶需求,你就必須尋找一個能夠這么做的合夥人。這是技術創業中最最重要的一環,絕大部分的創業是因為這個環節而失敗的。

客戶需求

並不是只有創業公司需要擔心客戶需求。我認為絕大部分公司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不能給客戶提供想要的東西。以餐館為例,絕大多數餐館最終經營失敗,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甚至在第一年就關門大吉。可是你記得曾經有哪一家能做出真正美味的食物的餐館倒閉嗎?

餐館只要能做出真正美味的食物就足以應付一切。優秀的口味帶來高昂的價格,擁擠的人群,喧囂、熱鬧的氛圍,坐滿的座位,甚至態度惡劣的服務,而顧客們還是趨之若鶩。當然確實存在一些口味一般而靠小噱頭吸引顧客的餐廳,但這樣的經營方式會帶來很大的風險。直接提供美味可口的食物才是最為簡單有效的方法。

在技術創業中,情況也是一樣。你可能聽說過創業失敗的各種理由,可是有聽說過擁有一個極端受歡迎的產品的公司失敗的例子么?

幾乎每一個失敗的創業案例,最終的問題都是其客戶失去了對其產品的需求。基本上,所有的失敗看起來都是由「資金不足」所直接導致的,可是他們弄不到資金的原因幾乎都一樣:產品太爛,或者根本就沒有一個完成的產品。

當我列出所有創業者都需要做的工作的時候,曾經很想要盡快作出一個產品的第一版。幸好我沒有決定這么做,因為這種急功近利的方法不利於做出顧客想要的產品。只有通過發行試用版並根據客戶反饋不斷調整,才是創造出適合客戶需求的產品的唯一方法。

另一個方法是我稱為「孤注一擲」(Hail Mary)的策略。你可能對一個產品做出詳細的計劃書,僱傭一整隊的工程師來開發它,一年之後發現你投入的二百萬美元變成了一堆沒人要的垃圾。在網路泡沫的時代,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尤其在那些商業氣息很濃的公司進入計算機技術領域的時候,他們都以為開發軟體產品是一件可以完美地按照計劃進行的事情。

我們從不認同這種做法。作為一個LISP流的黑客(程序語言的一種,兩大黑客入門語言之一,另一個是Perl,譯注),我遵循著快速原型開發的傳統。並不是說這種方法是用於開發任何程序(至少不在這篇文章里),不過這種方法對創業階段需要的軟體而言是絕對必要的。

就像大部分創業公司一樣,我們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以後對我們的計劃進行了修改。一開始我們的目標客戶是網路咨詢公司,可是他們顯然不喜歡我們,因為我們的軟體使用過於簡單又配有自己的站點,他們的客戶甚至可以直接把他們炒掉。我們認為還可以做一些網上目錄供應商的生意,因為網上銷售可以成為他們現有生意的良好擴展。不過在1996年,這種生意很難做。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往往把網路營銷視為一項多出來的工作,而不是一個機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有進取精神的需要目錄服務的公司的訂單。其中還包括Frederick's of Hollywood(有名的女裝內衣……!!-_-,譯注),那巨大的工作量真是對我們的服務能力的一大考驗。不過大部分的客戶都是些小公司,希望在網路上尋求機遇的個體商戶。有一些客戶擁有自己的商店,不過大部分都只在網上銷售。所以我們把目標轉向這些小商販來取代原本計劃中的網路咨詢公司和大型零售商,也因此我們需要把軟體做得更簡單易用。

從這些經驗中,我學會了一個重要原則。使你的技術易於使用是永遠值得花精力去做的事。黑客們已經習慣於和電腦打交道所以不了解普通人對於不熟悉的軟體懷有的恐懼心理Stephen Hawking(史蒂芬·霍金,譯注)的編輯告訴他,他每在書里放進一個公式,書的銷量就會減少一半。當你致力於使你的技術易於使用時,這條曲線將隨著你使軟體簡化的程度往上傾斜。易用性方面10%的進步,會帶來的收益將是兩倍的銷量而不是僅僅10%的增長。

那要如何探尋客戶的需求呢?觀察。展銷會是觀察客戶的最佳選擇之一,它們往往不是用來爭取新客戶的,而是用來做市場調查的。在展銷會上我們並不僅僅做一些簡單的演示,我們還教客戶建設自己的網上商鋪的方法。同時我們能夠觀察他們使用我們軟體的情況,以及和他們討論關於產品的進一步需求。

大部分人把創業當成建設一家像蘋果或谷歌那樣的公司來看待。這些公司名氣響亮,人盡皆知。但對於任何一個創業公司來說,在利基市場(類似於細分市場,長尾概念)上或者基礎工業領域中還有20個以上可以成就大事業的機會。所以當你希望創業成功的時候,最好把賭注投注在這些方面。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已經有一個強大的品牌產品的市場中創業,成功的幾率是相當小的。在「藍海」(參見長尾理論)中才有最好的創業機會。因為創業的基本原則是給人們提供比他們現在使用的東西更好一點的產品,所以那些目前水平低下的產業中才蘊藏著最好的機會。相信我,你不會找到一個比大公司的IT部門的工作更爛水平的領域了,那些企業每年花費巨資在使用的軟體上,可是回報卻是一大堆的麻煩。這種不公平的現象意味著巨大的機遇。

如果你想要找一個創業的機會,你可以嘗試找一個中等規模的非技術公司待幾個星期,專注於觀察他們和電腦應用有關的活動。大部分優秀的黑客都不能夠理解普通的公司員工對於電腦的恐懼心理,就像美國的富人們無法理解巴西貧民窟發生了什麼一樣。

當創業開始的時候,嘗試為小公司寫一些適合他們的軟體,因為這樣更容易賣出去。給大公司提供比他們現有的垃圾系統更好一點的垃圾軟體,是一件很花時間和金錢的工作。就算你可以用一隻手黑掉Oracle的系統,你也不可能競爭過他們的銷售人員。所以如果你希望用你較為優秀的技術水平爭奪客戶,先從小公司做起。

從戰略上來說,小公司業務更適合創業中的企業發展。在技術領域,低端產品總能侵蝕高端市場。把一些便宜貨改的好一些,其難度遠小於把那些更好的軟體改的便宜一些。所以低端出身的產品經過市場中的發展和創新,會逐漸地進步到可以打入高端市場的境界。Sun公司的主機就是其中的典範,而Intel在和Sun合作的過程中完成這個過程,微軟的Word軟體通過插頁和設計框架的簡單功能打入桌面文件處理軟體的競爭中,大眾型的數碼相機生產商也會製作供給專業人士的昂貴玩具。Avid在錄像處理系統中的發展,Apple緊隨其後的成長,Henry Ford在已經被遙遙領先的汽車製造業中的成功,都是依靠這種模式。一種便宜而好用的產品,不僅是你創造銷售額的利器,而且能夠幫助你開拓更大的市場份額。

如果有任何競爭對手的價格和易用性比你的產品優越,那你就要當心成為別人的靶子了。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