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创业 » 陶华碧的创业史

陶华碧的创业史

发布时间: 2022-04-17 23:15:23

1、陶华碧的一些资料

陶华碧,女,汉族,1947年出生,籍贯贵州省湄潭县,老干妈麻辣酱创始人。任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贵阳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贵阳市南明区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席、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贵阳南明春梅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陶华碧1989年开始专卖冷面和凉粉。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用于拌凉粉,结果生意十分兴隆。之后她看到了其中的潜力,便开始对麻辣酱进行了潜心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反复尝试,最终制成了风味独特的“老干妈麻辣酱”,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和喜爱。陶华碧曾先后获得“巾帼建功标兵”、“创卫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全国杰出创业女性等荣誉称号。

2、即使面容已老,依旧是国民女神,老干妈陶华碧是怎么成功的?

一个不识字的农妇,一个从零到一,从一到所有,一个又爽又辣的微胖大妈如何带领着自己的品牌走向国际化,如何把一罐辣椒酱做成国际尊贵调味品,为何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女神,是怎么的机遇又是怎么样的魄力,能够几十年一直传承下来,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女子本弱,为母则强

陶华碧出生于贵州偏僻的小山村,不识字的她更没有上过一天学,自己的名字更是练习了很久才学会写,二十岁结婚,生育了两个可爱的孩子,有些爱她的丈夫,本应该是幸福美满的生活,但不幸的是,丈夫生病早逝了,留下了她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婆婆怕有人来追债,直接和刚遭受打击的陶华碧断绝了来往。

想要的一切就自己去争取,自己去拼搏,女人也只有自己强大后便会变得完美。

人人都说女人不要太要强,不要太独立,这样会不招人喜欢,但如若自己不将生活的苦楚变成勇敢的动力,谁会在最无助之时帮我们一把呢?

任何人帮你靠的都会是情分,但是不帮你却也是本分,所以与其等待着别人的帮助,不如靠着自己,成为自己太阳,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弱女子变为女强人,往往总是从直面生活的艰难开始,孤苦无依的陶华碧,必须将自己变强大,还有着孩子等待着她。

白天摆摊卖早餐,晚上熬夜做米豆腐,收工永远都已经到了凌晨的一两点以后,她去购买原材料,一个人扛着八十斤重的东西,路途有五公里,天气炎热的时候,她挑着扁担,背着背篓做生意,一个背篓大概有一百斤左右,就这样背坏了二十多个。

女人到女强人只是缺少了依靠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租门店呢,但是由于生活的艰苦,没有资金来做这些。陶华碧靠着捡砖头直到搭起来一个棚子,取名为实惠小吃店,就这样的一个纯手工小棚成为了她的第一个门店,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简陋的棚子里诞生出了风靡全球的老干妈辣酱。

也许一个人太久了从不敢奢望会有别人的心疼,最难熬的日子自己都已慢慢的扛过,只因为自己的背后空无一人可依靠,生活的背后或许都是比人熬不起的苦,虽然很苦,但最后总会很甜。

一开始辣酱的存在只是为了拌小吃,可以让其他小吃口感更加的爽口,这一口的香辣,满足着人体的味蕾,从路过的司机到附件的学生,个个都认准了陶华碧的辣椒酱,出完觉得不过瘾,还常常顺带走一些,而陶华碧也总是豪爽的馈赠着,于是附近的小摊和饭店都会常常拖人将她的辣酱带一些。

小吃的生意不见有多好,但这辣椒的买卖却差点把陶华碧累垮,这样的赔本买卖一直延续到,有人建议她,直接将小吃店改为专门做辣酱店,于是实惠小吃店改名为了贵阳南明陶氏风味食品店,主营的就是自制的辣椒酱。

所有的女强人都是因为生活所迫,谁都不会生来就是强人,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女强人,说好听点所谓的女强人是坚强勇敢富力自主,所有的安全感都是自己所给与,但其实也许只是因为无人可以依靠,不敢倒下,如果有人早已为她们撑起了一片天,给到了足够的安全感,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两年之后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取名为老干妈辣椒酱,那么为何会取名为老干妈呢,在陶华碧还在小棚时,常常会有穷学生来吃饭,看到这些孩子们就会想到自己的饥苦的童年,陶华碧会给学生赊账不收他们的钱,看见孩子们的衣服破了还会主动给他们缝补,连最叛逆的孩子,都会喊她一声干妈。

因为乐善好施,老干妈的称号就这样慢慢的传开了,老干妈的名字直接印在了瓶身上,陶华碧质朴的品质也一点点的融入了小小的辣椒酱中。

切辣椒最难受的会是眼睛,早年工人最不愿意干这项,陶华碧就自己首当其冲,自己的指甲因为长时间的搅拌而全部钙化,更因为常年试吃辣椒酱有着很严重的口腔溃疡,上火甚至是被烫伤从来都不曾好过,到后来每天只能喝着稀饭。

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更会偏爱好好爱自己的人,而一个女人最大的魅力不是在于打扮的多余花枝招展,而是骨子中特有的坚强,心灵中一直存着的善良。

不辜负时间,不辜负自己

随着公司越来越大,但她能将60%的人名记住,在公司,没有人喊她董事长,都叫着干妈,多年来老干妈的价格一直都不曾有着太大的浮动,一如最开始给人实惠的陶华碧,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几十亿,从自己靠着捡砖头搭起的小棚到凭着一罐辣椒酱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女神,一路走来,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也尽显了一代企业的质朴品格。

有些企业就算发展到巅峰都不会上市,就如同老干妈一般。

选择走着家族企业,只为了运营求稳健,由于陶华碧的年龄逐渐老去,将公司传给了两个儿子,但看中经济利益只能将成本一降再降,将原材料直接替换,导致口味的变化差异非常大,人们对于老干妈也出现了热议,销售量也整体的下滑,品牌也遭受了高额的损失,无奈陶华碧再次重新回归启用了原来的配方,将大家所熟悉的味道再次面世。

就算老干妈还是原来的老干妈,但市场还会是原来的市场吗?

不屑于打广告的老干妈一直以来都是在坐等经销商自己上门,儿子接管后与潮牌的合同,却也只能带来业绩的短暂增长。

家族企业模式真的可以持续下去吗?没有陶华碧的老干妈还能够基业长青吗?未来的老干妈还能一如既往的大火吗?也许这样的答案或许只有老干妈自己可以回答吧。

而陶华碧一生却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从一无所有的农妇到独立自强的女强人,一路走来的不易,或许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女人必须要有挣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有选择的自由,或许努力并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女强人,而是既可以安心的成为一个小鸟依人,又可以精彩的自力更新。

精彩的人生需要自己来创建,精彩的未来需要自己来给与,精彩的生活自己来充实。不做他人的公主,只做自己的女王,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3、“老干妈”的详细的成长历史

1984年,陶华碧女士凭借自己独特的炒制工艺,推出了别具风味的佐餐调料,令广大顾客大饱口福,津津乐道。1996年批量生产后在全国迅速成为销售热点。

老干妈是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风味豆豉、风味鸡油辣椒、香辣菜、风味腐乳等20余个系列产品。在大多数国外购物网站上老干妈都直接译成"Lao GanMa", 也有译成"The godmother"。

2012年7月,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 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限时抢购价11.95美元两瓶(约7.74英镑,折合约79.1人民币元)。美国“老干妈”绝对算得上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奢侈品”。


(3)陶华碧的创业史扩展资料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个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专门用来拌凉粉,结果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早晨,陶华碧起床后感到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说没有麻辣酱,转身就走。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陶华碧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

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而麻辣酱却做多少都不够卖。一天中午,她的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她关上店门,走了10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发现他们的生意都非常好。

原来就因为这些人做佐料的麻辣酱都是从她那里买来的。第二天,她再也不单独卖麻辣酱。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陶华碧舍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餐厅,1996年7月,她租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4、老干妈的创始人是谁﹖老干爹的创始人是谁﹖

老干妈的创始人是:陶华碧

老干妈特点是什么:贵州人一个没上过一天学、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却创出了拥有十几亿元资产的全国知名企业。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名叫陶华碧。说起她的名字,许多人茫然不知,但提起她的“老干妈”辣酱,却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陶华碧1996年创建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老干妈的来历:未创建老干妈品牌之前,陶华碧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街边,摆了一个路边摊,专卖凉粉和冷面。由于价格便宜、分量特别足,而且遇上真有难处的学生陶华碧就不收钱,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老干妈”。这是老干妈品牌故事的源头。

老干爹的创始人是:邓承俊

老干爹特点是什么:贵州老干爹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以辣椒为主要原料、专业生产调味品的食品加工企业。先后开发出“风味豆豉、辣三丁、油辣椒、鲜剁椒”等二十多个辣椒调味品系列,产品投放市场至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俊仁牌”老干爹辣椒品,由于辣味适度,美味可口,餐餐不离有着“辣得起、放不下”的美称。

老干爹的来历:至于老干爹,前身是贵阳流花饭店。据“老干爹”总经理邓承俐称,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因其中一位老师傅常被顾客称为‘老干爹’因此而得名。

5、老干妈陶华碧是多少岁开始创业的

是很大的年纪才开始的,快30多岁吧,创业本身就是艰难的,但是要慢慢来,耐心一点好好做,先选好方向,然后努力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6、老干妈的发展历史

陶华碧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由于家里贫穷,陶华碧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20岁那年,陶华碧嫁给了贵州206地质队的一名地质普查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丈夫病重期间,陶华碧曾到南方打工,她吃不惯也吃不起外面的饭菜,就从家里带了很多辣椒做成辣椒酱拌饭吃。经过不断调配,她做出一种很好吃的辣椒酱,这就是现在“老干妈”仍在使用的配方。

丈夫去世后,没有收入的陶华碧为了维持生计,开始晚上做米豆腐(贵阳最常见的一种廉价凉粉),白天用背篼背到龙洞堡的几所学校里卖。

由于交通不便,做米豆腐的原材料当时最近也要到5公里以外的油榨街才能买到。每次需要采购原材料时,她就背着背篼,赶最早的一班车到油榨街去买。由于那时车少人多,背篼又占地方,驾驶员经常不让她上车,于是她大多数时候只好步行到油榨街,买完材料后,再背着七八十斤重的东西步行回龙洞堡。由于常年接触做米豆腐的原料――石灰,她的双手一到春天就会脱皮。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贵阳公干院的大门外侧,开了个专卖凉粉和冷面的“实惠饭店”。“说是个餐馆,其实就是她用捡来的半截砖和油毛毡、石棉瓦搭起的‘路边摊’而已,餐厅的背墙就是公干院的围墙。”当时餐馆的老主顾韩先生20年后对这个餐馆的记忆依旧清晰。

陶华碧做的米豆腐价低量足,吸引了附近几所中专学校的学生常常光顾。久而久之,就有不少学生因为无钱付账,赊欠了很多饭钱。陶华碧通过了解,对凡是家境困难的学生所欠的饭钱,一律销账。“我的印象是她只要碰上钱不够的学生,分量不仅没减反还额外多些。”韩先生回忆道。

在“实惠饭店”,陶华碧用自己做的豆豉麻辣酱拌凉粉,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要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可麻辣酱却做多少都不够卖。

有一天中午,陶华碧的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她关上店门去看看别人的生意怎样,走了十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发现每家的生意都非常红火。陶华碧找到了这些餐厅生意红火的共同原因――都在使用她的麻辣酱。

1994年,贵阳修建环城公路,昔日偏僻的龙洞堡成为贵阳南环线的主干道,途经此处的货车司机日渐增多,他们成了“实惠饭店”的主要客源。陶华碧近乎本能的商业智慧第一次发挥出来,她开始向司机免费赠送自家制作的豆豉辣酱、香辣菜等小吃和调味品,这些赠品大受欢迎。

货车司机们的口头传播显然是最佳广告形式,“龙洞堡老干妈辣椒”的名号在贵阳不胫而走,很多人甚至就是为了尝一尝她的辣椒酱,专程从市区开车来公干院大门外的“实惠饭店”购买。

对于这些慕名登门而来的客人,陶华碧都是半卖半送,但渐渐地来的人实在太多了,她感觉到“送不起了”。1994年11月,“实惠饭店”更名为“贵阳南明陶氏风味食品店”,米豆腐和凉粉没有了,辣椒酱系列产品开始成为这家小店的主营产品。

尽管调整了产品结构,但小店的辣椒酱产量依旧供不应求。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和贵阳南明区工商局的干部开始游说陶华碧,放弃餐馆经营,办厂专门生产辣椒酱,但被陶华碧干脆地拒绝了。

陶华碧的理由很简单:“如果小店关了,那这些穷学生到哪里去吃饭”。“每次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她都是这样说,让人根本接不下去话,而且每次都哭得一塌糊涂”,时任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廖正林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让陶华碧办厂的呼声越来越高,以至于受其照顾的学生都参与到游说“干妈”的行动中。1996年8月,陶华碧借用南明区云关村村委会的两间房子,办起了辣椒酱加工厂,牌子就叫“老干妈”。刚刚成立的辣酱加工厂,是一个只有40名员工的简陋手工作坊,没有生产线,全部工艺都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

“老干妈”员工回忆说,当时捣麻椒、切辣椒是谁也不愿意做的苦差事。手工操作中溅起的飞沫会把眼睛辣得不停地流泪。陶华碧就自己动手,她一手握一把菜刀,两把刀抡起来上下翻飞,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年轻娃娃吃点苦怕啥。”

(6)陶华碧的创业史扩展资料:

一开始,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都不肯接受这瓶名不见经传的辣椒酱,陶华碧跟商家协商将辣椒酱摆在商店和食堂柜台,卖出去了再收钱,卖不出就退货。商家这才肯试销。

一周后,商店和食堂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工加倍送去,竟然很快又脱销了。陶华碧开始扩大生产,她给二玻的厂长毛礼伟打了一个的电话:“我要一万个瓶子,现款现货。”

无论是收购农民的辣椒还是把辣椒酱卖给经销商,陶华碧永远是现款现货,“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从第一次买玻璃瓶的几十元钱,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她始终坚持这个原则。“老干妈”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数亿元的现金流。

7、陶华碧的介绍

陶华碧,女,汉族,1947年1月出生贵州省,籍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老干妈麻辣酱创始人。1947年1月,陶华碧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

2018年10月,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推荐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2019年8月29日,被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7)陶华碧的创业史扩展资料: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国著名辣椒制品品牌创始人“老干妈”陶华碧表示:“‘老干妈3年缴税8个亿,实现31亿元人民币的产值,带动两百万农民的致富,我还是按照我的知识来办事。”

2016年两会,贵州团代表“老干妈”陶华碧请假,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来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 

2017年全国两会,陶华碧再度因身体原因缺席。



8、陶华碧的个人经历

陶华碧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
1989年,她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专门用来拌凉粉,结果生意十分兴隆。后来,她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
1996年7月,她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
1997年6月,“老干妈麻辣酱”经过市场的检验,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
1997年8月,“贵阳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陶华碧派出去的管理人员陆续回来后,很快就使公司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管理的道路。
陶华碧由于家里贫穷 ,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20岁时,她嫁给了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她去外地打工和摆地摊。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个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专门用来拌凉粉,结果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早晨,陶华碧起床后感到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说没有麻辣酱,转身就走。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陶华碧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而麻辣酱却做多少都不够卖。一天中午,她的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她关上店门,走了10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发现他们的生意都非常好。原来就因为这些人做佐料的麻辣酱都是从她那里买来的。第二天,她再也不单独卖麻辣酱。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陶华碧舍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餐厅,1996年7月,她租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办厂之初的产量虽然很低,可当地的凉粉店还是消化不了,陶华碧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各单位食堂进行试销。不过一周的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工加倍送去,很快就脱销了
从1997年后,假冒“老干妈”的产品多达五六十种,造假地遍及贵州、湖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老干妈一度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公司派出了一批又一批打假人员。打假太忙,顾不上吃饭,她就买两个馒头,用自家的豆豉辣椒拌着吃。造假者四处隐藏,为了找到证据,半夜三更也要出去侦查。在所有的假冒者中,湖南华越食品公司生产的“老干妈”最为“理直气壮”。这是因为,他们有“合法”的注册商标。从1996年开始到1998年,老干妈多次向国家工商局商标局商标注册申请。可是,均以“‘干妈’为普通的人称称谓,故老干妈用作商标缺乏显著特征”的理由被驳回,可是,尽管华越公司的产品出自老干妈之后,尽管除了瓶贴上陶华碧的头像被换成了“刘湘球”的老太太头像、生产商为唐蒙食品厂与华越公司外,其余装潢包装甚至老干妈公司专门请人题写的“老干妈”字样,均原封不动照搬正品“老干妈”的设计,却在1998年第一次申请商标注册就获得成功,而此后,贵州老干妈才“委屈”地也获得了注册商标。马拉松一样的诉讼一直持续到2001年3月2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于判决华越食品有限公司停止在风味豆豉产品上使用“老干妈”商品名称、停止使用与贵阳“老干妈”公司生产的“老干妈”风味豆豉瓶贴相近似的瓶贴、赔偿贵阳“老干妈”公司经济损失40万元、在一家全国发行的报纸上向贵阳“老干妈”公司致歉。终审判决两年多后,国家商标局于2003年5月21日裁定:“老干妈”首先由贵阳“老干妈”公司使用于其生产的风味食品,核准注册贵阳“老干妈”公司的“老干妈”商标,驳回华越公司注册“老干妈”商标的申请。撤销华越食品公司注册的“刘湘球老干妈及图”商标。该诉讼,却在经济界和法律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王蒙等六大作家诉世纪互联著作权案、北大方正“陷阱取证”案、奥林匹克五环标志案等被并称为北京高院知识产权十年经典案件。
陶华碧在经营实惠饭店时,有一次,时任南明区区长的蒋星恒得知她在经营中遇到困难,专程去“微服私访”。在饭店门口,蒋星恒对陶华碧说:“老干妈,你放心发展,有什么困难,我们帮助你。”陶华碧不知道来者是谁,还以为对方是个“菜农”,奇怪地反问:“你是帮我抬呢还是帮我扛哦。”在老干妈公司的发展历程中,贵州省各级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贵州省领导的关心到贵阳市南明区领导亲自与公司人员奔赴打假第一线。在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老干妈公司已经成为继“贵州茅台”、“黄果树”、“贵州神奇”之后,贵州省又一张品牌。据统计,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在贵州省7个县建立了28万亩的无公害辣椒基地,形成了一条从田间延伸到全球市场的产业链。“老干妈”成名了,不断有其他省、市邀请她到外地办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陶华碧都拒绝了。她说:子子孙孙都要留在贵州发展,要在贵州做大做强,为贵州争光。

热点内容
我要开店淘宝 发布:2020-09-09 12:06:51 浏览:854
十大相机品牌 发布:2020-08-29 10:57:46 浏览: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发布:2020-08-29 01:52:31 浏览:627
开店宝支付 发布:2020-09-15 10:25:50 浏览:560
技术专利申请 发布:2020-08-27 21:42:43 浏览:545
怎么扫条形码 发布:2020-08-29 10:28:31 浏览:538
怎么保护知识产权 发布:2020-08-29 01:30:26 浏览:535
济南创新谷 发布:2020-09-10 04:19:14 浏览:533
淘宝开店照片要求 发布:2020-09-09 12:08:29 浏览:532
开店美发 发布:2020-09-02 20:04:55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