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与物权的比较
1、知识产权属于物权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知识产权并不属于物权!
应当说,是“知识产权”和“物权”都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
物权有三: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容易混淆的地方——
担保物权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质权——权利质权。
即,指的是依法可以转让的财产权利为客体而设立的质权:包括证券质权、股权质权、知识产权质权等!
其中,知识产权质权,只能说,这种权利的客体是“知识产权”,此时的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性的权利,约等于“一件很值钱的东西”,切不能混淆认为知识产权属于物权,只能说可以把这种“很值钱的东西”用来设立质权!!!
私以为,以上就是比较重要的地方,至于其他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LS解释的很清楚了,不赘述了……
2、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
法律分析:物权的客体主要是有体物,包括动产与不动产,他物权的客体还可以包括权利。而知识产权的客体是创造性智慧成果和工商业标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者保证商品质量和维护商标信誉,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五条 本编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
3、知识产权与物权,债权相区别的首要特征是
知识产权与物权同属于民事权利的范围,都是一种对世权,即未经权利主体授权,任何人均不得擅自行使其权利。但知识产权与物权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点:
(1)知识产权之客体是无形的智力创造性成果和标记性成果,而物权的客体则是有形财产;
(2)知识产权之效力原则上受地域限制,而物权之效力原则上不受地域的限制;
(3)知识产权之存续原则上受时间限制,而物权原则上是永久的,与其客体同生灭;
(4)知识产权之内容具有双重性,而物权只是一种单纯的财产权,不包含人身权利;
(5)相同的知识产品在同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一般只能由一个人一种知识产权,而相同的有形物则可由各自的主体享有各自独立的物权;
(6)知识产品能否产生相应的知识产权,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知识产品不能产生知识产权,而任何有形物均能产生相应的物权,不必由法律对其作直接具体规定。
物权与债权的比较:
(1)物权与债权反映不同的财产关系,体现不同的经济利益
物权反映静态的财产支配关系,其体现的经济利益,
债权反映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
(2)物权与债权的主体、客体不同
(3)物权与债权的效力不同
(4)物权与债权在有无期限性上存在区别
(5)物权、债权的变动不同物权的变动采法定主义和公示主义,债权的变动则否。
知识产权与债权区别:
债权可产生于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等,是特定人对特定人就特定事务的一项权利,即债权具有相对性。
知识产权就是通过人的智力创造所享有的权利。因为它的外观不易被描述,但是权利又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将其与物权相区别。
4、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
一、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
1、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慧成果和工商业标记而依法产生的权利的总称。物权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与知识产权都属于私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一条
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二、准物权与物权的区别
准物权和物权的区别:准物权是指以物之外的其他财产为客体的具有支配性、绝对性因而类似于物权的民事财产权,比如占有。准物权具体包括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物权是权利主体依法直接支配特定的物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5、物权和知识产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有哪些?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或者说,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不动产指土地以及建筑物等土地附着物;动产指不动产以外的物。
知识产权: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
如果说简单一点,就是知识产权是以“智慧”为基础产生的,而物权却不一定。
6、知识产权与物权有什么区别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或者说,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不动产指土地以及建筑物等土地附着物;动产指不动产以外的物。
7、知识产权和物权的区别
知识产权和物权的区别:
1、权利客体不同;
2、物权一般可以通过事实占有实现对客体的支配,而知识产权则必须仰仗法律的保障;
3、独占性和排他性方面,知识产权弱于物权;
4、保护期限不同;
5、价值的规定性不同;
6、物权效力具有优先性和追及性,知识产权不具有;
7、保护方法上物权可以采取恢复原状和返还原物,而知识产权不可以采取这两种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8、知识产权与物权有什么区别?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其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信誉及其他无体财产而依法享有的支配性无体财产权。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相同点:都属于私权,都归于民事权利。
不同点:1.知识产权是无形财产权,而物权是有形财产权。
2.物权和知识产权都有专有性,但同一国家内两件完全相同的物品可以同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权利人所有而互不干涉,但两个完全相同的专利就不能同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权利人。
3.知识产权有地域性而物权没有
4. 知识产权有期限,而法律上并未规定物权的期限
5.知识产权可复制,如某专利需要体现在可复制的产品上才能实现他的权利,而物质财产不具有这样的特点。
9、物权与知识产权的区别与联系
物权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财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物权和知识产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慧成果和工商业标记而依法产生的权利的总称。物权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与知识产权都属于私权,都是民法中的权利——民事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五章“民事权利”部分专门用一节规定了“知识产权”,可见知识产权为民事权利的一种。
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物权与知识产权性质的相比较,各有其特殊性,这正是它们各自构成不同民事权利的原因,因而导致它们各自形成了不同类别的民事权利。
一、知识产权和物权的联系
1、两者都是民事权利中的财产权。知识产权与物权所反映的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因此它们都具有民事权利的属性。
2、两者都是绝对权(或称对世权)。绝对权是指义务人不特定,权利人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积极协助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因此在保护方法上均可适用绝对权保护的请求权制度,比如停止侵害与侵害防止等。
3、两者都具有法定性。物权与知识产权都是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当事人不得自行设立法律未规定的物权或知识产权。
二、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
1、权利客体不同。物权的客体主要是有体物,包括动产与不动产,他物权的客体还可以包括权利。而知识产权的客体是创造性智慧成果和工商业标记。
2、物权一般可以通过事实占有实现对客体的支配,而知识产权则必须仰仗法律的保障。
3、独占性和排他性方面,知识产权弱于物权。法律为了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与公众利益,特别规定了对知识产权的若干限制,而对物权则没有这种特殊限制。当知识产权与物权冲突时,知识产权须让位于物权。
4、保护期限不同。物权的保护期限与其自然寿命竞合,而知识产权则有明确的保护期,保护期届满,权利归于消灭。
5、价值的规定性不同。物权取决于人的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知识产权取决于时常的需要和人们对它的利用。
6、物权效力具有优先性和追及性,知识产权不具有。所谓优先性是指在同一物上,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物权优先于债权,当几个物权并存时,先设立的权利优先于后设立的权利。所谓追及性是指不管物权客体流入何人之手,物权人均可追及到该物并将之取回。
7、保护方法上物权可以采取恢复原状和返还原物,而知识产权不可以采取这两种方法。
总之,物权与知识产权都属于民事权利中不同的权利,各自有不同的性质,只有对他们性质进行比较,才能正确认识他们的性质,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物权与知识产权,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