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判断题
A
2、如何判断商标侵权行为?
根据《商标法》第52条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2、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理论上也称为"反向假冒 "行为。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结合《商标法》第56条第3款的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这种形式的商标侵权行为是需要销售者主观明知为要件的。
4、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须注意的是,这种侵权行为是商标标识的侵权行为,包括"制造"和"销售"两种行为。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给以处罚。
(1)责令停止侵权
具体措施如下:
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③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处以罚款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对以上两项处理不服的,当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工商管理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3、知识产权判断题 制止商标侵权必须由商标权人进行? 我国国民进行商标注册人必须有自己的经济? 理由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根据侵权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通过自助行为或寻求公力救济的方式达到制止侵权行为的目的。
(3)商标侵权判断题扩展资料:
自助行为。一般指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在不借助任何公力的情况下自行获得救济。一般为向侵权行为人发律师函,或直接与侵权行为人接洽,协商,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在任何情况下,当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其商标专用权和相关权益受到侵害,都可采此种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
公力救济。指通过行政管理机关或司法机关获得救济。公力救济又分为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
行政救济。指请求行政管理机关对商标侵权行为予以制止并予以行政处罚,追究侵权人的行政责任。通过行政救济途径制止商标侵权行为是实践中经常被采用的,且被证明是较有效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商标注册人就可以请求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措施制止侵权行为。
司法救济。指通过司法机关制止并处罚商标侵权行为从而获得救济,追究侵权人的民事和刑事责任。根据商标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严重与否,司法救济方式又可以分为提起民事诉讼和提起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即以商标侵权为由,要求法院判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对于前述所列任何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都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相比较行政救济而言,民事诉讼对证据的要求相对要严格得多,多数证据需要经过公证。同时,审判程序相对复杂,审判周期相对较长,且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也较高。
刑事诉讼,又分为公诉和自诉两种情况。公诉,即向公安机关举报(或采取行政措施后,在决定予以行政处罚前,如果相关行政机关认为侵权行为已经触犯刑法,而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待公安机关侦察并掌握足够证据后移交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自诉,即由商标注册人自行搜集足够的侵权证据,而后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4、只有经过注册的商标才能获得商标专用权。判断题,错。为什么
只有经过注册的商标才能获得商标专用权。这个说法正确。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商标法》第三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包括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禁止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和续展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专有使用权和禁止权。商标专有使用权,商标注册人在国家商标总局核准的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 商标禁止权指商标注册人可以禁止其他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擅自在与其核准商品或服务项目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权利。
(4)商标侵权判断题扩展资料
商标专用权的具体内容:
(1)专有使用权。商标所有人对自己的注册商标享有排他性的独占使用权,任何第三人不得在同类产品或服务上使用与商标所有人注册之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标志的权利。
(2)收益权---许可权。商标权人通过将商标许可他人使用而自被许可人获得对价或报酬的权利,此即学说上的许可权。
及时有效性行政保护相对于司法保护而言,突出的特点是效率高,这已被中外商标专用权人所认可。从受理案件数量来看,行政执法机关的受理量占案件总数的90%左右。特别是在采取处理措施方面,行政执法机关有权责令侵权嫌疑人立即停止其侵权行为,这非常有利于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5、判断商标侵权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商标算侵权?
判断商标是不是侵权的标准,应该是由专门的国家商标检验部门去进行检验的,一般情况下别人已经注册过的商标,你再注册就算侵权。
6、判断题: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色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不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
虽然提供了色储、运输、邮寄、隐匿,但是提供便利的公司不知情,因此不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