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農業復古養雞專利平台
1、合作養雞是不是騙人的
今天,東東網路集團就教大家一招如何去騙養雞人的錢,為什麼要騙養雞人的錢?因為好騙啊,廢話不多說,這一招成本極低,收效極大!

先花幾千塊錢做個三流的程序員,做一個空殼網站,然後做百度競價,這樣就容易被養雞的搜索到。
然後找一個電話客服,培訓一下話術。
市場上的雞苗一塊錢一隻,我們就賣5毛,先忽悠養雞人過來,並且包飼料、包技術、包運輸、包回收、包利潤、還包往返路費!

客戶來了,我們專車接送,先帶養雞的去參觀工廠,哪來的工廠?現在都提倡抱團發展,廠區是別人的、辦公室是別人的,雞苗也是別人的。
到了廠區,先帶養雞人去辦公室,養雞人一看,這么大、這么豪華的辦公室,好多的員工!正規!

再到養殖區,這么多的雞苗,這么多先進的設備,主要是,這么健康的雞苗,賣這么便宜的價格。你說養雞人簽不簽合同?
簽!
簽合同,養雞人要多少只?兩千隻?不可能的,和他們說,我們馬上漲價,必須買5000隻,先付2000的定金,我們上報檢疫,明天裝車。
付完定金,帶養雞人去吃飯、去桑拿保健,還有,你懂的。
第二天和養雞人說,雞苗漲價了,漲到1塊了,問養雞的要不要,他們要是不要,先找兩三個大漢圍住他們:
飯你吃沒吃?酒你喝沒喝?歌你唱沒唱?
消費嘛,我們說了算,一共5000塊錢你給2000塊錢,不給的話,你訂金也別想要了,合情合理吧。
養雞的這個時候就會答應了,先把尾款付了,加上專用疫苗一共三萬,養雞的會問了?還有疫苗費?
呵呵,我說過包飼料、包技術、包運輸、包回收、包利潤,但是我沒說過包疫苗啊。疫苗你可以不要,雞死了你不要來找我。
你說養雞的要不要?
肯定要!
養雞的付完款,雞苗裝車給他送過去,看到這你會問了:你怎麼確定你能包回收,保利潤呢?
我確實包回收啊,但是我也能確定,養雞的沒有雞能賣給我。為什麼?裝車的全是次品雞,5天後保證死一半。就算活下來,也不會長到我要求的體重,你讓我怎麼回收,哈哈。

報警?肯定有想報警的,不要緊,我的雞苗是真的吧?飼料我給你了吧?技術我教你了吧?雞苗我給你送過去了吧?我這個雞苗市場價是1塊吧?訂金的訂是這個「訂」吧?字是你簽的吧?你看,我哪裡騙人了?
至於那些死雞,我給你的時候是活的啊,死了只能說明你技術不行,我不騙人的啊。
你看看,是不是這么輕松的就把養雞的忽悠了?
你也別說我們東東網路集團是騙子,方法我們已經教你了,就看你的實踐了,放心,養雞的很好騙的。
文章整理自:思維謀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2、國家對農村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有什麼補助政策
主要有與本社成員簽訂的農業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購銷合同,免徵印花稅等補助政策。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農業產品,視同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業產品免徵增值稅。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購進的免稅農業產品,可按13%的扣除率計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葯、農機,免徵增值稅。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本社成員簽訂的農業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購銷合同,免徵印花稅。
(2)國家農業復古養雞專利平台擴展資料: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相關要求規定:
1、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應當遵守法律,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不得從事與章程規定無關的活動。
2、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擴大生產經營和服務的規模,發展產業化經營,提高市場競爭力,可以依法自願設立或者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
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的綜合協調機制,統籌指導、協調、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
3、養雞有補貼政策嗎?
養雞有補貼政策。
1、為了促進養雞業的發展今年以來實行財政補貼對新增的千隻以上規模養雞戶每隻雞/2政補貼1元錢。截至目前共發放財政補貼資金73.16萬元使廣大養雞戶受益。
2、財政補貼的對象為存欄量1000隻以上、購進時間為今年1月1日以後至10月30日以前的養雞戶。
3、為了做好此項工作縣畜牧部門和財政部門對補貼養雞戶制定了嚴格的標准規定凡是已購進或已出售的放養雞、蛋雞、肉雜雞必須要有相關證明對已死亡或屠宰的蛋雞、放養雞、肉雜雞不予統計 對現飼養的以實際存欄量為准;
4、此外規模養雞戶要有科學管理記錄。依照標准核查工作組到場入舍逐只進行實地核查復核結果經養殖戶確認簽字後張榜公示 接受社會監督無異議後才能將補貼發放到養殖戶手中。
財政補貼的影響有以下:
1、市場失效的存在。
在自然壟斷的領域,如城市的公共交通、煤氣和水電等,市場價格無法有效配置社會資源,因而政府必須對這類企業實行價格管制。
政府往往對其實行低價政策,以向整個社會尤其是中低階層提供社會福利。由於政府的低價政策會導致企業產生虧損,因而應由政府提供財政補貼,否則這類企業將無法生存。
2、社會政策的要求。
市場價格資源配置的有效機制,但市場價格機制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有些領域並不能完全引人市場經濟機制,如我國的農產品價格補貼就是一個例證。
在我國,農業生產成本高,在人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的條件下很難再提高農產品價格,因此為維持農產品的非市場價格,維護農民和城鎮居民的利益,就需要政府採取財政補貼形式予以支持。
4、經濟轉軌的需要。
企業虧損補貼維持了大批企業的存在和職工就業,避免了大規模破產和失業所導致的社會動盪。
而價格補貼則在價格體系從計劃價格向市場價格轉化的過程中,避免了物價大幅度上漲給居民生活帶來的壓力,從而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穩定。這些都緩沖了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所產生的沖擊力,有利於改革的順利進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財政補貼4、養雞有那些被申請了專利
專利(patent)從字面上講,「專利」即是指專有的利益和權利。專利一詞來源於拉丁語Litterae patentes,意為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是中世紀的君主用來頒布某種特權的證明,後來指英國國王親自簽署的獨占權利證書。專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信息源,據實證統計分析,專利包含了世界科技技術信息的90%-95%。
可以到國家知識產權局查詢。
5、養雞專業合作社報稅怎麼報
養雞專業合作社的業務范圍,是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相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
養雞專業合作社應當根據工商機關登記注冊的業務范圍開展經營活動,如果從事了業務范圍之外的經營活動,工商部門將責令進行改正,情節嚴重的直至吊銷執照。
6、養雞的市場前景如何
2016年肉雞養殖前景如何,2016年肉雞產業趨勢分析
今年以來,肉雞市場持續低迷,近期雖然出現小幅回升,但行情波瀾不驚,目前主產區肉毛雞收購價格大多在每公斤7元左右,與往年同期相比仍有較大的跌幅。業內人士分析,近期肉雞價格雖然出現小幅回升,但受消費平淡等多重因素影響,行業景氣度仍在下行,市場價格很可能低位震盪。
市場進入旺季
自去年以來,肉雞市場行情一直呈現大起大落走勢。2014年1-2月份延續前年虧損行情,3-5月份有所回暖,6-7月份再度下跌,8-9月份行情扶搖直上,價格升至全年最高點,有的地方甚至突破每公斤10元關口;進入第四季度後逐漸下滑,從10月底跌破成本線後,一直延續至今,且在目前的消費旺季,仍然沒有迎來往年同期的利好行情。
據了解,從今年春季開始,肉雞行情一直呈現偏弱走勢,6月中旬全國肉毛雞價格又出現較大幅度下跌,7月份全國肉毛雞價格普遍跌至5.50元/公斤左右,而肉毛雞市場不振也引發了肉苗雞補欄意願冷淡,價格大幅跳水。進入8月後,由於惡劣天氣影響到肉雞銷售,造成肉雞出欄困難,才使肉雞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上漲。
近期監測信息顯示,雖然當前雞肉消費逐漸進入旺季,市場行情有所反彈,但仍在低位震盪。如10月27日,主產區毛雞一般體重的,收購價格在6.5-6.8元/公斤,較大體重的,收購價格達到7.0-7.5元/公斤,依然沒有突破8元/公斤的往年同期價位。由於毛雞價格低迷,養殖戶補欄意願較弱,目前肉雛雞價格多已觸底,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達20%以上。而受屠宰場雞肉產品走貨緩慢,庫存壓力加大,售價持續下降拖累,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肉毛雞價格大幅上漲空間有限,仍會在7-7.5元/公斤之間震盪徘徊。
市場供大於求
近年來,中國白羽肉雞產業發展非常迅速,但快速的發展並沒有帶來行業的繁榮。相反,由於市場信息、消費狀況、生產能力不透明,造成種禽企業盲目投資引種擴張,養殖場戶趨之若鶩大量上馬,過度的生產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導致產銷失衡,市場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面。
業內人士介紹,從2009年以來,我國祖代種雞進口量持續大幅增長,2011年創紀錄地增長23.7%,一舉突破100萬套達到121萬套,2013年祖代種雞年進口量更是高歌猛進地達到154萬套,這樣導致市場上商品代肉雞供應量大幅增加;但近年來中國肉禽業頻繁遭遇不測事件,2013年以來,先是「速成雞」,後來「H7N9禽流感」、緊接著是「福喜肉」……接連發生的負面事件,給禽業帶來了嚴重的誤傷和沖擊,導致消費信心缺失,市場行情疲軟,種禽苗禽滯銷,許多種禽廠、屠宰廠虧損,產業面臨危機。
面對出現的新情況,調整產業結構成為業界的共識,縮減種雞數量成為必然。雖然2014年肉雞養殖行業「去產能」速度明顯加快,祖代雞引種量下跌22.73%,但2013年祖代雞的龐大數量,仍將直接影響到2014年父母代雞的存量,從而對2015年商品代雞苗形成支撐。從這個角度來說,2015年商品代肉雞養殖數量依然供大於求。
消費需求放緩
後市不容樂觀
由於去年以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國內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工業企業及一般服務業用工需求下降,尤其是農民工流動減少,導致今年消費需求持續疲軟;加之,為防範禽流感部分地區實行臨時休市制度,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影響到活禽市場的日常銷售;同時,受進口雞肉產品沖擊等,未來肉雞行情走勢仍然存在諸多變數。
近年來,隨著人口增長和城鎮化的推進,我國肉類消費有了一定增長,但增幅緩慢。從禽肉占肉類消費的比重可以看到,過去十年來禽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始終徘徊在20%左右,2000年-2013年,禽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只上升了1.20個百分點。可見,禽肉占肉類消費比重增速不是很快,且一些負面報道不利於禽肉消費的進一步增加。
近年來,國家放寬了雞肉進口政策,其中的雞雜碎在國外由於沒有市場而大量低價傾銷到中國,而中國的雞肉生產企業正是依靠雞雜碎價格相對較高來維持一定的利潤,因此,受進口雞產品沖擊,屠宰企業整體利潤下滑,必然影響到上游的肉雞收購價格。
直面產業瓶頸
調整勢在必行
雖然我國肉雞產業得到迅猛發展,但行業的重要性被嚴重低估,因此,在災難事件面前,行業嚴重缺乏危機公關和對媒體的溝通宣傳,更沒有集體發聲的平台,這些都是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與短板,亟待採取以下措施加以解決。
制定產業發展戰略與規劃。白羽肉雞行業,需改變以往各企業只顧獨自埋頭發展,導致盲目擴張和惡性競爭的老路。應組織專項調研,制定發展規劃,使各龍頭企業對發展前景、速度、規模、方向等形成統一認識。
加強科普宣傳,引導健康消費,維護產業合法權益。通過設立參觀基地或教育基地的方式,進行白羽肉雞相關科普知識的宣傳,使消費者對白羽肉雞產業有科學、客觀和真實的了解。
大力促進出口,打擊走私,規范進口。
7、棉田養雞有沒有人申請專利
你可以申請棉田構造方面專利,
但這個專利對保護沒有多大意思。
拿個證裝你門面還是可以的。僅供參考。
8、農村養雞國家扶持
近年來關於畜禽養殖補貼政策,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普惠政策,如能繁母豬直補,07—08年實施直補,09年即沒有實施,2010年是否有暫未接到通知;另一種為特惠政策,即為符合條件的養殖企業可申報項目補助。,規模畜禽新增存欄3萬羽以上規模的蛋雞場,方可申報項目,經批准後才能享受項目扶持或補貼。至於去年的生態養殖補貼,需達到省級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場標准,並通過上級驗收合格後方可享受國家補助。國家各項補貼政策,網上均可查閱,請對照文件要求和相關政策,爭取享受到有關政策補貼。
9、養雞國家有補貼嗎?要養多少只
各地政策不同,以戈陽縣為例:
雞10000隻以上,肉雞年出欄10萬以上,前提條件是雞舍場地等硬體要達標,先申報,後批准。驗收合格後,扶持資金到賬。具體補貼金額根據各個地方政策不同而不同,還有疫病捕殺補助政策。
養雞補貼標准:根據蛋雞養殖場(戶)不同養殖規模,對標准化建設內容改造具體分為四個檔次進行補貼。
1、飼養規模10000∽19999羽,每戶平均補貼8萬元;
2、飼養規模20000∽29999羽,每戶平均補貼10萬元;
3、飼養規模30000∽39999羽,每戶平均補貼12萬元;
4、飼養規40000∽50000羽,每戶平均補貼15萬元。
首要條件是要有環評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然後按照當地養殖項目補貼政策進行養殖的改造、建設或增加養殖量,以期能達到補貼項目的條件,具體的補貼扶持政策需要相當的農業部門咨詢。
養雞水電補貼政策
1、鼓勵利用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發展養殖。
2、免收地下水資源費。
3、享受農業用電價格。
(9)國家農業復古養雞專利平台擴展資料
政府最近幾年頒布了很農業補貼,隨著養殖業的不斷發展,政府對養殖業也有補貼,促使了很多人辦起養殖場,但是補貼的標准不同,蛋雞是有補貼的。
補貼基數看規模大小:500-3000隻蛋雞可申請補貼2-10萬無償扶持補貼,1-5萬無息貸款;3000-12000隻蛋雞可申請補貼10-50萬無償扶持補貼,5-20無息貸款。
10、在農村承包土地養雞都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對於興建養雞場等農業設施佔用農用地的,不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養雞場等農業設施的申報與審核用地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辦理:
(一)經營者申請。
設施農業經營者應擬定設施建設方案,方案內容包括項目名稱、建設地點、用地面積,擬建設施類型、數量、標准和用地規模等;並與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協商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用途、補充耕地、土地復墾、交還和違約責任等有關土地使用條件。
(二)鄉鎮申報。
涉及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經營者應依法先行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承包農戶簽訂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
(三)縣級審核。
縣級政府組織農業部門和國土資源部門進行審核。農業部門重點就設施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承包土地用途調整的必要性與合理性,以及經營者農業經營能力和流轉合同進行審核,國土資源部門依據農業部門審核意見,重點審核設施用地的合理性、合規性以及用地協議,涉及補充耕地的,要審核經營者落實補充耕地情況,做到先補後占。
(10)國家農業復古養雞專利平台擴展資料:
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促進設施農業健康有序發展,完善設施農用地管理,防止以發展設施農業為名,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擴大建設用地規模所作出的通知。
加強設施農用地監督管理:
(一)切實加強設施農用地的用途管制。經營者要堅持農地農用的原則,按照協議約定使用土地。設施用地不得改變土地用途,禁止擅自或變相將設施農用地用於其他非農建設。國土資源部門切實加強用地監管,農業部門切實加強經營者農業經營能力、經營行為和土地流轉合同履行情況的監管。
(二)建立設施農用地監管的共同責任機制。市、縣國土資源部門、農業部門和鄉鎮政府都應將設施農用地納入日常管理,建立制度,分工合作,形成聯動工作機制。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會同農業部門加強設施農用地審核同意後的跟蹤監管,督促指導設施農用地的土地利用,及時做好土地變更調查登記和台賬管理工作;鄉鎮政府負責監督經營者按照協議約定具體實施農業設施建設,落實土地復墾責任。
參考資料:關於完善設施農用地管理有關問題通知-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