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碼專利 » 仿製葯專利布局

仿製葯專利布局

發布時間: 2020-09-13 08:14:20

1、創新葯物企業和仿製葯企業在制定專利戰略時有什麼不同

葯品專利戰略,是指制葯企業充分運用專利制度,謀求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整體策略。
其實質,就是將企業專利戰略的特點應用於醫葯行業,葯品專利戰略的主體是制葯企業,客體是法定有效的、主體所有的專利權。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知識產權上升到企業戰略層面,把它作為企業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通過加強知識產權的管理和運用,以此來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在企業制定競爭戰略的時候,專利分析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承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了!

從立項、侵權風險評估到市場前景預測,知識產權與研發需要密切合作,在企業做專利工作的人若是研發出身就具有更多優勢

無論是產品公司還是技術公司,甚至是服務公司,都要思考自己的IP戰略。

2、仿製葯研發中的創新點可申請專利?

1、晶型
2、劑型
3、組合物(輔料)
4、用法用量
5、新適應症

3、仿製葯如何立項?如何選題?

項目評估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市場規模是不是足夠大?當前的銷售情況和銷售趨勢?生產的可能性?最優合成路線?誰能給我提供中間體?專利何時在哪個國家過期?什麼時候我才能上市掙錢?我的潛在客戶是誰?是不是可以尋求合作者等很多因素。可以先從即將專利到期的品種入手,再考評其治療領域、銷售情況等各種因素。

4、仿製葯企發明專利申請有哪些布局策略?

我國4000多家制葯企業中,90%以上都是仿製葯企業。雖然仿製葯行業體量大,但研發能力相對較弱,葯品質量差異大,患者對高質量仿製葯的需求與現行葯品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有人會問,仿製葯,不就是直接抄過來嗎,有什麼難的?其實不然,雖然原研葯專利文件中會公開有效成分的分子結構,制備方法等,但不會完全公開關鍵性的工藝細節,葯劑除了主葯效成分外,還需要添加賦形劑、穩定劑等多種輔料,在進入人體後,會經過一系列的復雜的生化反應才能最終發揮作用。如果葯物制劑在任何一個環節達不到要求,都會對最終的葯效產生影響,也因此同一原研葯的不同仿製葯質量會參差不齊。
仿製葯想要在劑量、安全性、有效性、規格、穩定性、質量以及用法等方面都與原研葯相同,還需要做許多工作,包括進行二次研發與創新,另外,還會擴展到在原研葯基礎上進行新劑型的開發、生產工藝的改善等等方面。

5、非專利葯和仿製葯是一樣的嗎,有何區別?

仿製葯一般是國內企業對國外專利葯物到期後進行仿製的葯物,該葯物也是要經過各種測試、臨床試驗等等,經過國家葯監局的許可後,方可上市。
非專利葯物應該是說沒有申請專利或者專利已經到期的葯物,比如祖傳中葯秘方之類,不申請專利,作為技術秘密保護起來,那麼他的葯物就是非專利葯物。專利到期後該專利技術進入公知領域應該也算是廣義上的非專利葯物。從這點上來說,非專利葯物應該包括仿製葯而不限於仿製葯。
個人見解,若有不完善之處請諒解。

6、專利葯到期 仿製葯的機會有多少

在中國加入WTO之前可以仿製的,應該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前報批的
現在報批有專利,葯監局是不批的

7、仿製國外專利設計新葯(要多少分都給)

我要1200分
先給分
不然別後悔
我是揚子江制葯廠研究所主任

信不

8、什麼是仿製葯?

但是,正是因為仿製葯具備以上特點,使得部分注冊申請人陷入了仿製葯研發的誤區,認為研製仿製葯比較簡單,只要制備出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進行了簡單的生物等效性試驗,就可以等同於被仿製產品。實際上,要證實仿製葯與被仿製葯具有相同的治療作用,一方面要證實仿製葯與被仿製葯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要證實仿製葯與被仿製葯具有相同的有效性。

9、為什麼國外的葯會有仿製葯,很多中葯就沒有仿製葯?比如雲南白葯,片黃仔等等,是因為這些葯沒過專利保護

中葯和西葯不同,西葯一般只有一種或幾種化學物質,而且原料輔料寫的清清楚楚,所以更容易仿製;而中葯復雜的多,那麼多葯材各種炮製方法君臣佐使各種配伍有無數種可能,更何況雲南白葯這種國家保密配方,就更難了

10、仿製葯的仿製市場

不但在發達國家,仿製葯在發展中國家同樣受到重視。我國的近鄰印度盡管與我國一樣,也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但是在全球葯品市場中,仿製葯的地位正日益提高,據印度海關統計顯示,印度每年出口的葯品大部分為非專利葯,2000年非專利葯出口額已達16億美元,預計2005年達到50億美元,而我國除了少數中葯產品出口外,化學葯制劑出口僅為區區幾千萬美元。
據了解,印度的制葯業已經為人矚目,2012年印度至少有20家制葯企業通過了美國FDA認證,其中,南新、西普拉等正在成長為跨國制葯公司,南新的非專利葯2012年已經在美國取得了10%的市場份額。
有關專家認為,仿製葯最大的好處是極大降低了葯價。如有一種葯,發明者每噸要賣6000美元,過保護期後在印度仿製,每噸只賣60美元,極大地刺激了消費。又如2011年2月,總部設在孟買的CIPIN公司宣布,將原來治療艾滋病的三合一葯物的價格降至350美元,即每天不到1美元,大大低於原研葯的價格,這一舉措使得印度的抗艾葯大舉殺進非洲和拉美等一些沒有申請專利的國家,跨國制葯巨頭對此大為震驚。
不久前有國外媒體報道,制葯巨頭紛紛放棄「重磅炸彈」葯物,轉而將目光投向仿製葯。我國仿製葯有待提高。
盡管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制葯行業有了長足進步,從制葯行業的基本空白到2012年能夠基本滿足國民一般用葯的需要。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國制葯業在新葯創制方面是一個弱項。創制一個新葯,需要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還有很大的風險。基於我國的國情,財力有限,制葯科研實力薄弱,不可能在創制新葯方面大做文章。
因此,我國從1950年到2012年,上市的新葯絕大多數為仿製產品,仿製葯佔97%以上。然而,我國的仿製葯生產與美國、印度等國家仿製葯生產的差距在於還處在低水平仿製和低利潤混戰當中。目前我國共有6000多家葯廠,但是這些廠家多數集中在低水平的價格層面競爭,這種情況下仿製葯的利潤平均只有5%~10%,與國際上仿製葯平均40%~60%的利潤率不可相提並論。仿製葯品也要出新。
針對上述現象,有關專家呼籲,即使是仿製葯品,同樣要在一個「新」字上做文章。原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葯學院院長朱寶泉在:2003年11月4日上海召開的「2003年國際制葯大會」上呼籲:要把仿製的重點放到新劑型、新工藝、新技術的開發上,要選擇原有品牌葯有一定市場的、專利糾紛較少的、工藝具有一定難度的,以避免競爭。他同時認為大力發展非專利葯將是我國醫葯企業的首選,東歐、印度、南美等生產仿製葯的企業,正以低價搶灘歐美市場,我國葯企沒有理由裹足不前,國家應該鼓勵國內企業和科研單位加強仿製葯的研發。
當然,從長遠來看,仿創結合是我國化學制葯生產的必由之路。原國家經貿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於明德表示,中國醫葯行業當前要鼓勵發展非專利葯。於明德認為:「我國的國情決定了葯品研究與開發將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完全仿製,第二步是模仿創新,第三步才是實現自主創新。」相信通過發展非專利葯即仿製葯,對於我國醫葯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關鍵在於提高仿製葯的技術等級和產品質量。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