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產權 » 白鹿原小說版權

白鹿原小說版權

發布時間: 2022-07-01 10:31:56

1、白鹿原收視慘淡原因何在?

從停播到復播,不管停播的具體原因是什麼,電視劇《白鹿原》都可謂是藉此好好的炒作了一把。原以為躲開了《人民的名義》這樣一部現象劇,能夠躲過淪為炮灰的命運,然而命運還是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復播的《白鹿原》又造到了《歡樂頌2》和《擇天記》的夾擊,結果就是口碑爆棚但是收視率就沒法看了。



對於電視劇來說,收視率就是電視劇的生命,沒有收視率,就沒有一切,再高的票房也是枉然。可惜,這種口碑和收視率倒掛的現象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甚至可以說已經成了一種常態。高口碑低收視率,低口碑高收視率,這兩年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甚至已經麻木了。
豆瓣評分9.0,電視劇《白鹿原》的口碑不可謂不高,劇中的張嘉譯何冰劉佩琦一眾老戲骨的演技自不必說,可以說將白嘉軒鹿子霖朱先生等人物生動的展現在了觀眾的眼前,而李沁等年輕演員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的,也就只有白靈的演技有點突兀,不過這也是因為劇中其他人的過於精湛的表演襯托出來的。



但就是這樣一部良心電視劇,在收視率上卻輸給了豆瓣評分只有5.3的《歡樂頌二》。甚至是演員演技根本不在線評分更是只有4.0不到《白鹿原》一半的《擇天記》,在收視率上也要高上《白鹿原》一大截。電視觀眾選擇去看口碑評分低得多的《歡樂頌2》和《擇天記》,也不選擇去看口碑爆棚的《白鹿原》。這樣的事情看來很是不合理,但是如果考慮到觀眾的分布這樣的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
誰在看電視劇?根據筆者查到的調查數據顯示:90後只佔5%,50後和60後佔到收視群體的一半以上,女性觀眾和那行觀眾的比例大致是6:4。也就是說,看電視劇的主力是中老年的女性,而他們則恰恰不是《白鹿原》這種正劇的受眾群體。


以筆者來說,家裡的電視和筆者幾乎是沒有關系的,遙控器完全掌握在筆者愛人和老媽的手中,而他們最喜歡看的就是那些沒有營養的都市劇鮮肉劇,至於《白鹿原》筆者只能選擇網上觀看。白鹿原收視慘淡也就可以理解了。

2、白鹿原為什麼收視慘淡?

首先,《白鹿原》的收視率並不慘淡,低開高走現在破1了。

我不需要論證《白鹿原》有多優秀,在口風刻薄的豆瓣網上,它得到了9.0的高分。

假如你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麼,我可以列出9分以上的國產劇,它們是《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黎明之前》和《琅琊榜》們。是的,口碑炸裂的良心國產劇《甄嬛傳》和《北平無戰事》也沒能沖上9分的門檻。

口碑劇的收視率曲線很容易先抑後揚,在平淡開局之後,《白鹿原》的收視率也攀上了1,並且有持續走高的趨勢。實際上,好劇並沒有沉沒。當然了,相較於霸佔話題榜的熱播劇,仍有不少熱心觀眾為《白鹿原》叫屈,期待它拿下最大的收視蛋糕才是。悲觀者甚或說,難道真是我們的觀眾不識貨嗎?

我能理解這份關於國產劇的著急,但問題從來不是「觀眾配不上優秀劇」。實際上,「叫好不叫座」是一種對經典作品和與之匹配的受眾審美的誤解,因為那些「叫好的劇」,最終會以你未必了解的方式笑到了最後。

先放下市場和收視率, 我們先看《白鹿原》好在哪裡。陳忠實的《白鹿原》當然是一部巨作,它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圍繞著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展示了一幅近現代中國人鄉土生活的畫卷。正因為這部作品的豐富宏大,它被改編為電影、話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這里的意思是,「白鹿原」本身就是一個IP寶礦,今次電視劇《白鹿原》僅是它被呈現的方式之一。好的國產劇是有共性的,它們往往不只有精良的製作、妥帖的表演、跌宕的劇情,更重要的是它們往往有價值的承載。

有價值承載的精品,就是「立得住」的作品,它們歷久彌新,不會褪色。真正的問題是,中國人的客廳里,我們是怎麼看電視劇的?

有件事老生常談,但卻總被忽略,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國產劇的觀看環境。在以客廳+電視機為重心的中國式家庭里,電視劇常常是背景音的存在,它能提供一定的娛樂性,同時又別太「搶戲」。觀劇者要嘮家常,做家務,出去談事情回來又接著看。從這里出發,你會發現國產劇的劇情拖沓、人設狗血、表演誇張等等缺陷,都變成了一種潛在的優勢。從欣賞角度,觀眾固然不喜歡低質量的劇集,但實際消費又會發現,它們與客廳環境有天然的契合。

假如我們把更多考慮的因子加入,就不難發現,優秀的國產劇不熱播,其實是觀看環境、明星效應、題材吸引力等多維度影響的結果。在我看來,「怪觀眾不識貨」這種離譜論調,無非是僅考慮了質量因子,忽略了更多相關因子的片面看法。

真因為「收視環境」這樣的因子在起作用,像《白鹿原》這樣強情節密度、人設獨立細膩、劇情鋪陳生活化的作品,反而很難做好「客廳背景音」。所以你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好劇固然不難短期博德高收視率和話題熱度,但卻會因為「耐看」而厚積薄發,能在更長時間的長跑中贏得勝利。

如果你認為結論是優秀劇沒出路,我要提供另一個答案。本文開篇提到的高口碑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早在2007年湖南衛視播出時也是收視慘淡。十年之後,這部優秀作品被某網站買下版權,根據早先的媒體報道,最後《大明王朝》按每集30萬的價格售出,居然賣出了近1400萬的高價。

這是悲觀者、誤讀者忽略了的規律,口碑傳播的補償效應,往往是滯後的。國產劇百煉成鋼的一個標准,是一部作品是不是有生命力。真正的精品會有二輪播出,乃至成為經典的重播劇。

就是這么簡單,有些劇賺快錢,有些劇賺長線,10年後很多熱播劇早就銷聲匿跡,但《白鹿原》在大浪淘金後仍然能吸引到新的消費者,我可一點都不會意外。什麼是經典,就是多年之後,它仍有魅力去服務一代又一代的新觀眾。

令人欣慰的是,我們也發現因為網路信息的爆炸,「口碑滯後」的窗口在縮小。《白鹿原》並不需要再等十年,實際上它在當下就急劇擴散。口口相傳的效應是,一部作品的觀眾群也會擴大,比如在視頻網站的彈幕里,不難發現年輕觀眾的存在。

悲觀者把炮筒指向觀眾,尤其是指責年輕觀眾的淺薄, 這不符合好劇獲得一代又一代年輕觀眾的規律,也不尊重當下年輕觀眾的真實的選擇。要我說,優秀的國產正劇贏在未來,也贏在當下,我們樂見其成。

3、莫言有多少作品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

1、《紅高粱》

《紅高粱》改編自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由鄭曉龍執導,由周迅、朱亞文 、黃軒、秦海璐、於榮光、徐光宇、解惠清、曹征、韓童生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初,九兒在充滿生命力的山東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譜寫的一段關於愛與恨、征服與被征服,充滿生命力的近代傳奇史詩巨制。

已於2014年10月27日登陸北京衛視、山東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四大衛視黃金檔首播,該劇先後獲得國劇盛典年度十佳電視劇、華鼎獎百強電視劇第一名,並入圍飛天獎優秀電視劇。

2、《幸福時光》

《幸福時光》改編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創作的中篇小說《師傅越來越幽默》,由張藝謀執導,趙本山、董潔,李雪健等主演的電影。該片講述了經濟拮據的退休工人老趙為了娶妻借錢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該電影於2000年12月31日上映。

3、《暖》

電影《暖》,2003年由導演霍建起執導,改編自莫言的小說《白狗鞦韆架》。 影片講述了一個很青春、很含蓄的愛情故事,在北京工作的林井河(郭曉冬飾)請假回到10年沒有回過的農村老家,他在家鄉的橋頭遇到了昔日的初戀情人暖(李佳飾),就此展開了一段他和曾經的戀人暖之間的回憶。

4、《白棉花》

《白棉花》是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莫言的同名作品改編。由導演李幼喬執導,蘇有朋、寧靜、庹宗華主演。是一部反映中國農村現狀的影片。《白棉花》講述一對加工棉花的青年男女,在棉花工廠里發生的悲歡離合。

5、《太陽有耳》

《太陽有耳》由威寶娛樂有限公司於1995年出品。該片改編自莫言所著小說《姑奶奶披紅綢》,由嚴浩執導,張瑜、尤勇、高強、馬精武、姜艷嬙等領銜主演。影片描述了一個無知、傳統的農家婦女油油在飢餓求生存的絕境中,竟被自己的丈夫為了兩個饅頭拱手「借給」土匪潘好,受盡羞辱。然而在潘好身上,油油卻意外地得到了從未在丈夫身上得到過的愛和對一個女人的尊重。

4、《白鹿原》為什麼會有多個版本,國內的版權是怎麼規定的呢?

看和出版社的合同怎麼簽,如果版權還是陳忠實手裡,那麼自然可以找其專他出版社出版。
如果,屬被買斷了,那麼就不可以了。
不過現在一般的出版社都是要求買斷的,只有少數大牌作者才有可能多次出版。
其實,選擇一家比較有實力的出版社,進行出版發行,是正確的選擇,這樣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

5、白鹿原什麼時候上映?拍電視劇么?

◆片長:180分鍾(相當於分上下兩部) 電視劇(7張)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類型:大製作史詩文藝大片(史詩巨制) ◆導演:王全安 ◆編劇:蘆葦等3人融合的版本 ◆製片人:王樂 ◆投資方:西影、西安影視製片公司、陝西白鹿原影業有限公司、王全安個人影視公司 ◆電影版權:西影影視製片公司所有 ◆美術師:霍廷霄(張藝謀御用) ◆作曲家:趙季平 ◆進程:2010年4月5日得知,西影近日拿到廣電總局電影局下發「關於故事片《白鹿原》延期拍攝的批復」,同意將電影《白鹿原》延期拍攝,已敲定在9月10日前後開拍,預計投資超過一個億元人民幣。 ◆外景地:陝西渭南市合陽縣同家莊鎮南長益村、藍田縣史家寨 外景 、秦嶺、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室韋鎮 ◆主場景:白鹿原(建一個「白鹿村」)、一家祠堂。 ★據悉拍完《白鹿原》之後,場景將被保留,這將給合陽留下一個獨特的景觀,可供人們觀賞。 ★小說《白鹿原》中,「祠堂」一共出現了100多次。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祠堂作為白鹿原悠久歷史的見證者,又是白鹿原「仁義」精神的守護神和象徵物。 ◆主要鏡頭:白鹿原上麥浪翻滾 ◆上映時間:2011年2月1日前 http://www.1fy.cc/aiqingdianying/

6、陳清漳作者簡介請大家幫幫我。

陳清漳民間文學搜集家,河北人。具體的出生地是在河北省新樂縣漁砥村。1944年至1945年在魯迅藝術學院學習,後又在內蒙古文聯工作,並在這里大展宏圖,整理有蒙古族英雄史詩《嘎達梅林》(1953),並且是《內蒙文藝》的開創人。


幼年輟學,但年少有為

雖然陳清漳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家裡的條件原因,被迫輟學以幫助家裡干農活,減輕家庭負擔。但是,他在38年參加青年抗日救國會,積極宣傳新思想,更是在同年成為抗戰戲劇社的指導員,為當時人們的貧瘠思想注入珍貴的新思潮,為指引人們走向光明做出貢獻,為黨的抗日戰爭盡綿薄之力。

為黨工作孜孜不倦

陳清漳194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光榮地成為了中國共產員。隨後的日子裡,他就以內蒙古文化局副局長直至後來的文聯副主席等職位,一直在內蒙古堅守自己的崗位,孜孜不倦地為黨和人們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7、誰給我《塵埃落定》《白鹿原》《抉擇》《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芙蓉鎮》的txt,謝謝!

予人魚,不如予人魚。其實網上有很多的資料下載平台。比如百度文庫,
但是由於版權問題,百度文庫已經閹割了很多資源,比如你需要的小說。但是還有一個更好的——資料共享(你百度一下)這里能找到你很多你需要的。剛剛看了一下 至少白鹿原能下載!

8、大家怎麼看待瓊瑤和於正關於版權之爭。

門診問題:從《宮鎖連城》與《梅花烙》看著作權法應否對「思想」加以保護
門診專家: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 侯仰坤
北京東易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趙虎
◇《宮鎖連城》與《梅花烙》從故事框架到內容都有雷同
◇判斷是否抄襲侵權,主要適用「實質相同+接觸」原則
◇故事梗概和故事情節屬於作者的構思,不能與表達形式分開
◇有些法律條文,無論是國際公約還是國內法,存在理解差異的原因不在於法律本身,有些是屬於翻譯的問題,畢竟國際公約不一定能完全准確地符合中文理解
◇故事情節是一部作品的靈魂,故事情節和故事梗概同樣屬於法律保護的內容
◇就瓊瑤和於正的著作權糾紛而言,如果瓊瑤的反映完全符合事實,構成侵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近日,台灣作家瓊瑤通過微博發布《瓊瑤寫給廣電總局的一封公開信》,認為編劇於正新作《宮鎖連城》抄襲她的舊作《梅花烙》。而於正否認抄襲,稱「只是巧合和誤傷」,湖南衛視也始終沒有作出回應。對此,有人認為,於正的作品屬抄襲,侵犯了瓊瑤的著作權,但也有人認為於正的新劇沒有侵權,理由是:根據思想、表達二分法,著作權法只保護表達形式,不保護思想。
正值第14個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就「思想」是否屬於著作權法保護范疇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仰坤副教授、北京東易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虎律師。
兩部作品是否存在雷同
記者:《宮鎖連城》與《梅花烙》內容是否雷同?
侯仰坤:我比對發現,《宮鎖連城》中出現了大量《梅花烙》的內容。
從偷龍轉鳳的故事情節和基本內容看,《梅花烙》中,王府的福晉為了能在側福晉之前生下兒子,避免失寵,把自己剛出世的女兒送出,偷偷換回一個男孩來冒充自己所生。為了日後辨認,在女兒的右肩上烙下了一個梅花的印記。在《宮鎖連城》中,將軍府的福晉也是為了趕在側福晉之前生下兒子,避免失寵,把自己剛出世的女兒送出,偷偷換回一個男孩冒充自己所生。而其女兒左肩上有一個紅色的長條胎記,為日後相認提供依據。
從被送出去的女孩的職業身份看,《梅花烙》中,被送出去的女孩(白吟霜)成了一名江湖藝人。《宮鎖連城》中,被送出去的女孩(連城)也成了一名江湖藝人。
從男孩與女孩的關系看,《梅花烙》中,被偷換來的男孩生長在王府里,擁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卻偏偏與身處社會下層的賣唱女白吟霜產生了愛情。在《宮鎖連城》中,被偷換來的男孩生長在顯赫的將軍府里,奇跡般地愛上了流盪在社會下層的江湖女孩連城。
從皇帝下嫁公主的情節來看,在《梅花烙》中,正當換來的男孩與被送出去的女孩產生愛情時,皇帝突然決定要把公主嫁給這個男孩。而《宮鎖連城》中,正當換來的男孩與被送出去的女孩產生愛情時,皇帝也突然決定要把公主嫁給這個男孩。
從男孩新婚之夜的故事情節來看,《梅花烙》中,男孩在新婚之夜不與公主圓房。《宮鎖連城》中,男孩在新婚之夜也不與公主圓房。
從被送出去的女孩做了使女來看,在《梅花烙》中,為了幫助「兒子」,福晉冒險把送出去的女孩白吟霜接進王府做了丫頭。在《宮鎖連城》中,為了幫助「兒子」,福晉冒險把送出去的女孩連城接到府中做了婢女。
從女孩成為姨太來看,在《梅花烙》中,接進王府的女孩最終做了偷換來的男孩的姨太。《宮鎖連城》中,接進將軍府的女孩也做了偷換來的男孩的姨太。
在公開信中,瓊瑤提出,在故事情節的主線方面,《宮鎖連城》在有關偷換來的男孩、送出去的女孩、公主三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三位主人公的出身背景,社會身份、主從關系、情感交織和變換等故事情節上,都與《梅花烙》完全一致。在故事情節的支線方面,《宮鎖連城》將軍府中的將軍、福晉、側福晉、庶出兒子等相關內容,除了姓名改變以外,人物關系亦與《梅花烙》中的一致。
記者:為什麼說類似內容構成抄襲而不是像於正所說的「巧合」?
趙虎:理論上講,巧合是有可能發生的,比如兩個人想法相同,都獨立創作出了相同的作品。但是這個比例非常低。在知識產權法律實踐中,判斷是否構成侵權,主要適用「實質相同十接觸」的原則。如果經過判斷,兩個作品存在實質相同之處,那麼就要考慮後一作品的作者是否存在接觸前一作品的可能性。如果前一作者的作品從來沒有出版過,自然沒有接觸的可能性。但是像瓊瑤的《梅花烙》膾炙人口,當存在內容實質相同的時候,推脫為「巧合」、不存在「接觸」,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人信服的。
此外,侵犯著作權有程度之分,有的抄襲多,有的抄襲少。抄別人多的,侵權嚴重,抄別人少的,侵權輕微。抄多抄少屬於定量的問題,並非侵權的定性問題。抄襲的數量是法院在判決賠償數額的時候考慮的。有人認為,抄襲20%以下不構成侵權,我不敢苟同。如果抄的是《白鹿原》,20%可能已經上百頁了,怎麼能說不屬於抄襲,不構成侵權呢?
抄襲他人「思想」構成侵權嗎
記者:有人認為,故事情節、故事梗概是作品的一種框架,屬於「思想」而不是「表達形式」,而「思想」是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這種觀點有何依據?
趙虎:著作權法只保護表達形式,不保護思想,即思想、表達二分法是被許多國家接受的判斷著作權法保護范圍的理論。這一理論主要來源於國際條約。根據TRIPs協議(《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第9條第2款的規定,版權的保護應該延及表達方式,但不延及思想、程序、操作方法或數學概念本身。根據該理論,前人寫了諜戰劇,不能阻止後人接著寫諜戰劇;前人寫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愛情故事,不能阻止後人寫類似的愛情故事。任何人不能壟斷思想,否則將阻止人類進步。在我國法律實踐中,法院也多次根據該理論對作品的保護范圍作出判斷。
侯仰坤: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著作權和公共信息司司長克洛德·馬蘇耶在其所著《伯爾尼公約(1971)指南》中指出:「能受到保護的是表現形式而不是思想本身。」我國是《伯爾尼公約》和WTO組織的成員國,當然在自己的國內法中應當遵守國際公約的規定。並且,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條規定:「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這就意味著我國著作權法對享有著作權作品的要求是有一定的表現形式的。
記者:瓊瑤說,故事主線發展情節、主人公之間的主從關系,支線中的人物關系,某些細節等相同。如何區分這些是「思想」還是「表達」?「思想」與「表達」的分界點在哪裡,哪些屬於「思想」,哪些屬於「表達」呢?
趙虎:有人認為,瓊瑤所述屬於「思想」,不屬於「表達」,甚至舉出了「太陽冉冉升起」和「太陽從天邊慢慢升起來了」的例子。就這個例子而言,如果就是這么簡單兩句話,自然不會構成侵權。因為一般單句話構不成作品,沒有著作權。但是,如果瓊瑤有一本書,別人用這種同義詞替換的方式又寫了一本書,還不構成侵權嗎?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中已經認定,赤裸裸的同義詞替換肯定是侵權的,別說同義詞替換了,不同表達形式的替換也會構成侵權。一個人寫了一本書,另一個人未經著作權人同意把這本書拍成了電影,具體的文字和電影畫面肯定無法一一對應,但也構成侵權,至少侵犯了作品著作權中的演繹權,因為所講的故事是相同的。將「表達」僅僅局限於文字的具體表達,屬於對「思想、表達」二分法的機械理解。應該說「思想」和「表達」一般情況下是清晰的,但要將兩者截然劃分卻很難。一個作品的主題肯定屬於思想的范圍,具體的語言表達肯定屬於表達的范圍。但是表達的范圍並不止於具體語言的表達,情節設計、人物關系也往往屬於表達的范圍,故事的梗概有可能要進入思想的范圍。要把思想和表達完全區分開,需要根據具體案件具體分析。就瓊瑤與於正之間的著作權糾紛而言,我認為,其中瓊瑤指出的人物關系、背景、發展趨勢和細處描寫應該有一部分屬於表達而非思想,應該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記者:法律不保護「思想」的做法對嗎?
侯仰坤:其實,在著作權法中,關於「表達」指什麼,「思想」又指什麼,長期以來爭議不斷。學生們都是在一種似是而非的狀態下背誦、理解這一觀點的。個人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違背客觀規律。因為,表達形式和反映作者思想的內容是分不開的。形式和內容相輔相成,不可或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內容和表達形式的組合體,內容是在具體的與之相對應的形式的組建過程中誕生,並依據這些形式而存在。具體的形式也都是按照內容所需求的條件和規律構建的,並且為所構建的內容而存在。就作品而言,「故事情節」、「故事梗概」本身就是作品的內容,與作品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每一個人和每一個事件密切相連,不可分割。故事情節是一部作品的靈魂,因此故事情節和故事梗概應同樣屬於法律保護的內容。
以該事件為例,我分析發現,《梅花烙》中的故事情節恰恰能反映出作者的創作內容。
首先,在主人公方面,瓊瑤設計了王爺、福晉、偷換來的兒子、送出去的女兒、公主五位主人公,然後為他們設計了各自身份、性格特徵、相互關系等內容。顯然,這些內容都是瓊瑤經過潛心思考和構思的結果,體現著她的創作特點。
其次,《梅花烙》中圍繞著幾位主人公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情節,更是作者獨具匠心的構思和創作的體現。創作的核心在於構思,然後把構思的內容表達出來,在表達的過程中也有構思。構思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反復進行設想、選擇、取捨、思考、斟酌、推敲、對比和掂量的過程,這一過程是最花費創作者心血的過程,也是最能夠體現創作者藝術水平和創作能力的過程,這一過程所對應的勞動成果就是作品的故事情節和故事梗概。小說作品中精彩的語言描述和准確的語言表達都發生在對構思的表達階段,構思和表達相比,構思更重要,因為構思而來的故事梗概和故事情節才是一部作品的核心和靈魂。抄襲他人的故事情節和故事梗概就是在盜竊他人的勞動成果。
再次,對於構思過程在創作過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對作品獨創性的體現,可能有人並不重視,他們認為這些家庭爭斗和兒女情長不屬於獨創。但這種觀點忽視了創作的基本過程和基本特點,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如果給10位作家提供下列一個題目「請以『王爺、王爺的夫人、偷換來的兒子、送走的親生女兒和公主』作為主要的主人公創作一篇小說」,可以毫無疑問地說,只要他們都是獨立創作完成,那就一定會創作出10部故事情節不同的作品來,這樣的結果才是現實中客觀存在的,也才是真實的。
記者:法律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嗎?
侯仰坤:其實,有些法律條文,無論是國際公約還是國內法,存在理解差異的原因不在於法律本身,有些屬於翻譯問題,畢竟國際公約不一定能完全准確地符合中文理解;有些則是該問題的本質已經不屬於法律領域而屬於哲學領域,像這里涉及的「表達形式」和「思想」的問題,其實質是「形式與內容」的哲學問題。黑格爾在他的《小邏輯》中陳述了內容與形式的相互關系:「內容並不是沒有形式的,反之,內容既具有形式於自身內,同時形式又是一種外在於內容的東西。」「內容非他,即形式之轉化為內容;形式非他,即內容之轉化為形式。」「這種相互轉化是思想最重要的規定之一。」所以,我們不應當盲目崇拜國際條約,也要適時調整國內法律。
如果確認抄襲,侵犯哪些權益
記者:如果於正作品構成抄襲,按照現行著作權法,其侵犯了對方哪些權益?
侯仰坤: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梅花烙》享有著作權。作者瓊瑤享有下列權利:未經她的許可,任何人都不能擅自修改小說《梅花烙》的內容,否則就侵犯她的修改權;未經她的許可,任何人都不能依據原有的小說續寫續集,或者利用原有小說特有的故事情節、人物特徵編造或者演繹創作新的作品,否則就侵犯其改編權。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方式歪曲、醜化或者篡改小說中原有主人公的形象和已有的故事情節,否則就侵犯其保護作品完整權,承擔侵權的法定責任。個人認為,《宮鎖連城》直接侵犯了瓊瑤女士享有的著作權中的「保護作品完整權」、「改編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
趙虎:就瓊瑤和於正的著作權糾紛而言,如果瓊瑤的反映完全符合事實,構成侵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此事說明,保護知識產權依然迫在眉睫,希望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

9、加西亞·馬爾克斯:發誓死後150年作品都不授權中國出版,結局如何?

在版權意識強烈的西方,好的作品需要廣大的市場,但更需要好的平台,尤其是對外輸出的國家,語言不同的譯本,也許就會與原著本意相差甚遠。而且對於作家來說,一份好的作品可能要用畢生的精力去創作,作品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作家賴以生存的支柱。

如果沒有作家授權,就出版人家的作品,不僅可能因為出版平台的能力有限,導致盜版作品差強人意,而且還會影響到作家的生計,所以在作家眼中,最鄙視盜取他們辛勤勞作成果的盜版行為。

曾經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大量出現了世界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書籍,但事實上加西亞·馬爾克斯沒有授權當時中國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他的作品。於是他說下這樣的話: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

天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

加西亞·馬爾克斯出生在1927年的哥倫比亞,他1947年考入波哥大大學學習法律,因為他對文學有著瘋狂的喜愛,在大學期間他就開始文學創作。1948年因為哥倫比亞內戰爆發,他不得不輟學,後來就投身報界,成為當時一名內戰中的記者。

直到1967年他移居墨西哥,專心從事文學,新聞和電影的工作。1975年他曾經為了抗議智利政變,進行創作罷工,封筆五年。1982年,人生過半,經歷豐富的馬爾克斯,終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世界上文學作家能夠得到的最高榮耀。他一生創作了近二十部作品,其中《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以及《苦妓回憶錄》成為了他的成名之作。

從馬爾克斯前半生可以看出,他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經歷過戰爭,也參與過政治斗爭,這為他後來文學創作提供了很多素材。當然馬爾克斯一個法律出身之人,如果不是在文學之上有著天賦,他很難有今後世界聞名的成就。

他的作品被視為現實主義與幻想相結合,如同神話般的歷史故事。所以他的作品極具吸引力與渲染力,在當時成為眾人最欣賞的作品。尤其是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獨》,更是受到了全世界人的喜愛與追捧。

加西亞·馬爾克斯也因此成為世界聞名的天才作家,後來他因為家族有遺傳老年痴呆症的病史,不幸最終也罹患此病。最終這個天才作家於2014年患病離世,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追捧中的盜版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正處於重大變革時期。經過十年文革動盪,中國人在思想上被緊緊束縛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讓中國人極度貧瘠的思想,渴望得到不一樣的文化洗禮。當時中國開放國門,大量新事物與思想涌進中國,其中世界各地的文學作品也就成為了那個時代中國人最喜愛的精神食糧。

正好馬爾克斯也是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文壇上的天才作家,很快成為世界人民最喜愛的作者之一。於是馬爾克斯的作品被世界各國翻成譯本,在世界各國中流傳開來,其中《百年孤獨》是被翻譯最多的作品。

當時很多出版社爭相翻譯《百年孤獨》,中國譯本的《百年孤獨》一下子就成為80年代最受歡迎的小說。甚至《百年孤獨》成為了那個時代大學生們學習與探討文學,必備的經典書籍。不但如此,《百年孤獨》的引進還影響了中國一代文學作家。

曾經中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就說過,自己深受《百年孤獨》的影響。還有國內其他很多小說,比如陳忠實的《白鹿原》以及余華的《兄弟》,這些作品中多多少少都帶有《百年孤獨》的影子。台灣一些青年作家張大春與駱以軍等人,也是受到《百年孤獨》譯本的影響,走上文學成名之路。

可惜80年代中國譯本的《百年孤獨》幾乎全是盜版,那個時代的中國人,還沒有版權意識。只是出於對馬爾克斯作品的喜愛,更是出於對優秀文學作品的強烈求知慾,於是《百年孤獨》的盜版譯本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馬爾克斯與助手卡門在80年代也曾來到過中國,但遺憾的是,中國千年的文化底蘊還沒有來得及感染與吸引馬爾克斯,他就因為中國滿大街他的盜版作品,憤怒不已。也許馬爾克斯有過想法在中國授予版權,因此他才會跟助手卡門一起來到中國。但不幸的是中國毫無版權意識的盜版行為,讓西亞·馬爾克斯大大失望。

而且這些盜版譯本,有些甚至出自中國比較正規的出版社,這讓西亞·馬爾克斯心灰意冷之外,更加憤怒不堪。之後西亞·馬爾克斯便說出狠話,死後150年內,都不會授予中國版權,出版他任何作品。

正式獲得版權

雖然中國失去了馬爾克斯授權出版的機會,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中國通過20多年的努力,最終得到了馬爾克斯的認可,馬爾克斯也在生前食言,2012年授予中國出版他作品的權力。

在80年代得到馬爾克斯狠話之後,國內開始重視版權意識,更是在1992年,加入《世界版權公約》。

自此以後中國也不再是一個為了求知,而迷茫不知所措的小兒,在文化作品版權面前,中國加大力度保護作家的權益,並且採取了一些手段維護作者權益。這讓馬爾克斯看到了中國的誠意,而且中國有100多家出版社,鍥而不舍向馬爾克斯提出授權的請求。

其中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更是為了得到馬爾克斯的出版權,才創建公司,進入出版界。2012年馬爾克斯的助手卡門終於同意了新經典的請求,中國終於打破了馬爾克斯死後150年不授權的誓言。

作為文人來說,最大的喜悅莫過於自己的作品受到人們的喜愛,這不僅僅是份榮耀,也是一種精神上的認可與共鳴。古今中外有多少個作家終身辛勤創作,也許一生之中也不會有幾個成名作。可只要有一個受到大家喜愛的作品,作家必然也不會吝嗇出版權。

馬爾克斯發現他的作品在中國到處都是,而且這些盜版商也並不是投機的小商小販,甚至是一些有威望的出版社。馬爾克斯因為失望透頂,才會說下發狠的誓言。但從內心深處來說,馬爾克斯肯定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廣大的市場。痛改前非的中國市場,以及鍥而不舍的中國出版社最終打動了馬爾克斯,所以他才會食言,重新授予中國版權。

10、白鹿原小說主人公和活著小說主人公的對比

小說主人公白嘉軒為代表,在白鹿原多年政治風雲中,始終採取了一種意味深長的奇特姿態,即"不介入"。除了年輕時曾參與過一次抗捐的"交農"事件,他對種種斗爭漩渦均抽身在外,無論舊軍閥殘殺無辜,還是國民黨縣黨部槍斃地下共產黨,概不例外。甚至他家長工鹿三之子黑娃領導農協斗爭地主惡棍,矛頭直接威脅到他,他仍然不慌不忙地為二兒子張羅結婚,並不顧眾人反對一口咬定:"他鬧他的革命,咱辦咱的婚事,兩不相干咯!"還勸別人把這場流血斗爭當作看戲逍遙。以後反動派反攻倒算時他同樣"超然物外"。但他最為關心、並視為身家性命的,是他親自倡議修復的白鹿祠堂(這祠堂從兩兄弟分為白、鹿兩姓起就修成了),及由祠堂體現的宗族的倫理規矩。他一手恢復了被農協砸成三截的"忠義白鹿村"石碑,極力標榜"忠孝節義",以族長身份在祠堂懲處了自由戀愛結婚的黑娃,並且大義滅親,處置了犯有通姦過失的兒子白孝文。他認為這些是關系宗族安危、確保宗族昌盛的根本。小說還特別從外形上強調了他對宗法倫理道德原則的堅持和對世事滄桑變幻的超然,寫他腰斷了,仍"強盛凜然";眼瞎了,仍"平和超脫",體現出一派"世事洞達"的"哲人氣度"。
福貴最終對生存的從容是建立在一個個地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上的,生活給予他的苦難大到他連苦痛的必要的沒有了,這時候,他只有選擇好好地活著。父母的死去是福貴的敗家直接導致的,而他的一對兒女卻是在生命的無常中相繼離去。兒子有慶與女兒鳳霞的死相似到做爹的無法相信。而心細的讀者會發現,其實他們兩人的死是蘊涵著更深層的東西的。只是作者沒有很明了地做過比較。有慶是給生孩子時失血過多的縣長夫人輸血過多而死的,而鳳霞是因為生苦根時失血過多而死的。作為縣長的妻子在危險的時刻有著一大排的人為她獻血,而作為一個又聾又啞的貧民,在與縣長妻子同樣危險的情況下,只能被死神拉走。這是一種社會環境,更是當時困苦人的共同命運。而這命運,社會逃避不了責任。面對死亡對徐家的「特別照顧」,福貴已經在痛苦之中漸漸出離了痛苦。這就直接影響著福貴的生存態度變得越加坦然。
福貴最終對生存的從容是建立在一個個地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上的,生活給予他的苦難大到他連苦痛的必要的沒有了,這時候,他只有選擇好好地活著。父母的死去是福貴的敗家直接導致的,而他的一對兒女卻是在生命的無常中相繼離去。兒子有慶與女兒鳳霞的死相似到做爹的無法相信。而心細的讀者會發現,其實他們兩人的死是蘊涵著更深層的東西的。只是作者沒有很明了地做過比較。有慶是給生孩子時失血過多的縣長夫人輸血過多而死的,而鳳霞是因為生苦根時失血過多而死的。作為縣長的妻子在危險的時刻有著一大排的人為她獻血,而作為一個又聾又啞的貧民,在與縣長妻子同樣危險的情況下,只能被死神拉走。這是一種社會環境,更是當時困苦人的共同命運。而這命運,社會逃避不了責任。面對死亡對徐家的「特別照顧」,福貴已經在痛苦之中漸漸出離了痛苦。這就直接影響著福貴的生存態度變得越加坦然。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