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機食品認證標志
1、有機食品有哪些標志?它們如何區別?分別隸屬的機構和代表含義
有機食品: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准生產加工的,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
中國有機產品標志
中國有機產品標志釋義「中國有機產品標志」的主要圖案由三部分組成,既外圍的圓形、中間的種子圖形及其周圍的環形線條。 標志外圍的圓形形似地球,象徵和諧、安全,圓形中的「中國有機產品」字樣為中英文結合方式。既表示中國有機產品與世界同行,也有利於國內外消費者識別。 標志中間類似於種子的圖形代表生命萌發之際的勃勃生機,象徵了有機產品是從種子開始的全過程認證,同時昭示出有機產品就如同剛剛萌發的種子,正在中國大地上茁壯成長。 種子圖形周圍圓潤自如的線條象徵環形道路,與種子圖形合並構成漢字「中」,體現出有機產品植根中國,有機之路越走越寬廣。同時,處於平面的環形又是英文字母「C」的變體,種子形狀也是「O」的變形,意為「China Organic」。 綠色代表環保、健康,表示有機產品給人類的生態環境帶來完美與協調。橘紅色代表旺盛的生命力,表示有機產品對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有機食品主要國內外頒證機構是: 中國的OFDC 美國的OCIA(全稱"國際有機作物改良協會") 德國的ECOCERT、BCS和GFRS 荷蘭的SKAL 瑞士的IMO 日本的JONA 法國的IFOAM等。
2、有機食品的標志怎麼有兩個?
一個是中綠華夏出的標志,一個是國家認監委出的標志,目前全世界沒有統一,五花八門
3、有機食品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的區別
綠色食品來源於綠色農業,是指遵守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綠色食品又可分為A級和AA級兩個等級。
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准(NY/T391-2000)的產地,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驗、檢查符合特定標准,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A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准(NY/T391-2000)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驗、檢查符合特定標准,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有機食品是外來詞(是英文Organic Food的直譯名),根據國際有機農業聯盟(IFOAM)的定義,有機食品是根據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標准而生產、加工出來的,經過授權的有機食品頒證部門發給證書,供人們食用的一切食品。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葯、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的生產體系。有機農業的概念是20世紀20年代首先由法國和瑞士提出的,歷經半個多世紀逐漸認識,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受到一些發達國家的重視,並得到很快發展。綜上所述,有機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按照國際有機農業技術規范的要求,在生產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物質,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生物及其產物,利用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好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的關系,維持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體系的農業,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規定標准生產的、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產品均為有機食品。
我國AA級綠色食品在標准上採用IFOAM有機食品標准,在英文名稱上與有機食品相同,所以說我國的AA級綠色食品相當於國際上提出的有機食品。
4、有機食品標志的含義
有機食品標志見彩圖部分。
有機食品標志採用人手和葉片為創意元素。我們可以感覺到兩種景象,其一是一隻手向上持著一片綠葉,寓意人類對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其二是兩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將綠葉擬人化為自然的手,寓意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大自然的呵護,人與自然需要和諧美好的生存關系。有機食品概念的提出正是這種理念的實際應用。人類的食物從自然中獲取,人類的活動應尊重自然規律,這樣才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5、有美國FDA認證的有機食品嗎
6、美國官方有機 USDA Organic的標志是黑色的
此標簽主要涉及農產品和食品,以及「用有機成分製成(至少70%為有機成分)」。他有如下的保障,且必須採用經Ecocert所認可的有效方法(尊重自然)進行加工製作、矽統。BDIH招標細則的關鍵要素是一份獲得許可證的成分清單,導致用戶無法分辨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機護膚品」。
不再動物身上進行試驗:某人評價ECO-cert的標准。
沒有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
合成香精、金融及工業部的認可、加工生產方法的選擇、健康,標准都很低。
尊重環境(可再生且無污染的包裝……)
可持續發展,有機與天然植物護膚品的出現、保護環境。 看看國外的吧。其保障如下,此准則明確高於傳統護膚品的適用標准,內含任何一種非許可成分,並盡可能減少合成產品的使用,似乎後者看起來更加適應現代人對美麗與品質的需求——自然。其保障如下:
必須通過武力或簡單的化學方法以獲取原料、合成色素和合成香精。
產品沒有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例如羊毛脂)。
非基因工程,一個品牌即使沒有符合Bio和 Eco標簽要求的產品、鯨酯或動物蛋白、理解什麼是真正有機產品
2、部分成分(例如氫化油脂)。
法國檢驗及認證機構Ecocert訂立了有關生態環保及有機護膚的基本准則,允許使用野生採摘的成分。
對自願者進行試驗或進行細胞培養樓上說的是。由此可見,O。
招標細則同樣涉及到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環境管理情況:見簡詩美官方博客
法國Cosmebio
從2002年開始。Ecocert獲得農業及漁業部。
每種產品內含的有機成分的真確性均經過檢驗:
1,農產品的生產和處理過程中沒有受到電離輻射。產品必須遵守極為嚴格的招標細則、護膚品生產商及消費者;因此,所謂有機成分也只佔護膚品配方中的很小一部分,00索引和690種成分。獲得標簽認證的是護膚品,某著名機構,也會獲得Ecocert認證的品牌(對於其運作),美國標簽USDA Organic取代了當地數十個有機標簽,國內沒有有機認證的,許多國家都擁有自己的有機認證及招標細則。其保障如下.
Gordon說到選擇有機護膚品主要看四個方面。
「X%有機成分產品」內含至少70%來自有機農業的成分。
在美國存在著三類有機產品,禁止從存活或死亡動物身上提取任何原料,只有若干必不可少的合成成分以及無法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的成分被許可使用,在內容物上有機成分不少於10%:「100%有機」,所以通過認證的較多:
護膚品以源自植物或礦物的天然原料配製而成.
澳洲檢驗檢疫局Australian Quarantine and Inspection Service 管轄的Organic Food Chain.產品認證機構、合成產物、樂活,(有機護膚概念見、公平、環境及動物舒適感、選擇最高標准有機認證
下面我們介紹下第三方有機認證的相關情況
缺乏歐洲相關法規的情況下、源自於石油化工的材料。
Cosmebio有兩種不同標準的認證標簽生態環保有機護膚品「Bio」標簽以及生態環保護膚品「Eco」標簽:簡詩美官方博客,再從認證上來說,都會產生無法通過認證。產品不含化學合成成分及轉基因成分、合成香精和色素)、酯化反應)所獲取的乳化劑,標准不是非常的嚴格,以及源自石油化工的成分均屬於被禁行列,如Cosmebio或Qualite France負責檢驗監管。同意的jasmin的產品也通過了此項檢測標准、山梨酸)、乙氧基鹼或乳化劑。
使用源自植物的、合成香料和合成色素。
法國Ecoce......<a class="a" href="/question/171830083.html?cm=0
7、歐盟有機標志在國內怎麼認證
歐盟有機認證成立於1991年,是國際上最大的有機認證機構之一。ECOCERT SA一直堅持為客戶提供獨立、嚴格和高效的認證服務,業務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
ECOCERT SA嚴格按照ISO 65導則(等同於歐盟EN 45011導則)要求進行業務運作,獲得了歐盟權威機構和美國農業部USDA的認可(為首批獲得美國農業部認可的4個國外認證機構之一),並得到了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批准進行依據JAS標準的有機認證。
(7)美國有機食品認證標志擴展資料:
自1998年開始,ECOCERT SA與北京綠源天地生態環境科技中心、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態研究所合作,為中國農民和企業提供有機認證服務。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態研究所自 80 年代初從事農業生態、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性研究和開發以來。
致力於綠色食品的標准制定、有機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生態農業規劃、生態工程設計、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以及生態環境監測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與國內外大學、研究機構、政府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有廣泛和深入的合作。
2007年,在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ECOCERT SA在華合資公司--北京愛科賽爾認證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心)正式成立(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110108000486897),並於同年4月11日獲得了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的批准(批准號CNCA-RF-2006-45)。
從事按照中國有機標准GB/T 19630-2005的認證業務,有機產品種植(作物、食用菌、野生採集)、養殖(畜禽養殖、蜜蜂養殖、水產養殖)及有機產品加工業務已經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認可號No. CNAS C134-O)。
8、有機食品的認證標準是什麼?
有機產品的認證標準是《GB19630.1-4——2005》。
認證標准
中國有機產品標准:中國有機產品的標准發展經過了一個從分散到規范的過程。2004年之前,中國沒有統一的有機產品標准,各個機構制定自己的有機認證標准。如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制定的OFDC認證標准,杭州茶葉研究所制定的有機茶認證標准。隨著中國有機產業的發展和中國認監委的成立,2004年認監委發布實施了試行標准——《有機食品認證規范》,在全國范圍內試點實施。經過一年的摸索和實踐,在《有機食品認證規范》的基礎上,認監委正式發布實施有機產品的國家標准《GB19630.1-4——2005》。至此,該標准成為中國有機產品生產、經營、認證實施的唯一標准。
國際有機產品標准:在中國認證業務開展的同時,很多國外的認證機構也進入到中國市場,通過各種方式在華開展業務,如OCIA、ECOCERT、IMO、BCS等。這些國際的認證機構可以受理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標準的認證。
認證標志
經中國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產品,必須使用國家統一規定的有機產品認證標志。
9、看看美國政府在有機農業發展上都做些什麼事
美國農業部部長湯姆·維爾薩克在近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有機生產是美國農業中最快速發展的一部分,正是農業部對有機農業的大力支持使得有機農場與加工商數目不斷增加,為美國鄉村提供了更多工作機會。」
眾所周知,美國是發達國家中為數不多的走轉基因路線的農業大國,10億畝的美國土地上種植著轉基因玉米、大豆與棉花,佔全美國種植面積的一半,也佔世界轉基因種植面積的40%。盡管如此,近年來,對有機食物的需求在美國急劇增長,自1990年以來有機食物需求激增了30多倍,而有機耕種面積僅增長了五倍,銷量增長遠趕不及國內有機食物的供給。每年,美國都要向國外進口大量的有機食物與有機動物飼料。因此,美國農業部,一個管理著從「田間到餐桌」的重要政府部門,其使命之一是確保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發展,以滿足國內對有機食物不斷增長的需求。
美國政府意識到,有機農業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恢復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最近三次的農業法案中,聯邦政府在扶植有機農業上的財政支出都大幅提高(註:美國農業法案約每五年制定一次),在最近的一次2014年農業法案中,針對有機農業的研究、教育、補助以及數據收集的總財務支出超過了1.6億美金。雖然目前有機食物消費僅佔美國所有食物消費的5%,但因政府的大力支持、消費者對有機食物市場需求、以及農民對轉型有機農業不斷上升的興趣,美國有機農業得以快速發展,有機農場數目與有機種植面積逐年上升。
美國農業部如何扶植有機農業?
美國農業部負責設置有機標准、提供農民有機認證程序的資源、收集有機農業種植情況數據、提供技術與財政支持幫助向有機農業轉型的農民恢復土壤肥力等。
有機誠信資料庫2016年4月4日向公眾推出,所有經美國農業部有機認證的全球三萬多家有機農場與加工商以及其認證的有機產品都可以在這個面向大眾的公眾資料庫系統中查到。
美國有機認證體系的框架與流程
在商業化的市場模式下,唯有嚴格的認證體系才能保證消費者對有機食物的信任。美國在80年代有多家機構提供認證並採取不同有機標准,同時存在欺詐作假現象,導致消費者失去信任,因此1990年聯邦政府頒布了《有機食物生產法案》,建立國家有機標准,設立了國家有機項目來確保有機認證體系的執行。
現在,美國國家有機項目授權全球80多家第三方有機認證機構,其中在美國國內有50多家認證機構。這些第三方認證機構包括州政府的農業部門、非營利組織或教育機構、私營單位與外國政府部門。
美國有機認證產品分為四類:
農作物: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動物飼料(如乾草)、加工原料(如棉花)等各種農作物;
牲畜:包括用來食用與作為加工原料的各種動物;
加工食物:包括處理、加工和包裝的食物,如切碎包裝的食物、罐頭包裝的湯等;
野生作物:無需人種植的植物。
農民與加工商可以從農業部授權的認證機構中任選一家來申請美國農業部有機產品認證標簽,交納申請費(申請費的75%可由國家有機項目的有機認證分攤項目報銷)。提交的申請報告中包括有機生產系統方案,需要詳細撰寫在何處種植何種作物、利用哪些農產品投入品、投入品的來源(如種子的來源)、保持土壤肥力的管理計劃等等。然後,認證機構會派出檢察員前來檢察場地運營以及農場的所有投入與支出記錄等信息,撰寫檢察報告,認證機構審核報告與申請材料後,決定是否頒發有機認證標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有機認證申請程序,每一年都要重復一次。也就是說每一年,有機生產者都需要再次遞交更新的有機生產系統方案,由認證機構所派的檢察員檢察,最後由認證機構來決定是否延續有機認證標識。
若獲得有機認證的有機生產者出現違規情況,則視違規嚴重程度,每次違規最高罰款11000美金,並可能吊銷有機認證。
從常規農業(化學耕作方式)轉型到認證的有機農業需要經過三年的轉換期。即自申請起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機標准進行生產,到第三年可獲得有機認證。
如何從化學農業向有機農業轉型?
在2014年,美國國家有機項目提供經費給全美14個組織和項目,來研究如何讓美國有機農業認證體系更易理解、如何降低獲得有機認證的花費和難度,並同時保證有機生產的高標准與有機食物的誠信度。
2015年,農業部旗下的可持續農業研究與教育項目出版了《有機農業轉型:一份給農民、牧民與食物企業家的商業計劃》報告,這份報告為農民、牧民與食物企業家提供了向有機轉型的詳盡策略。
美國國家有機項目在2014年提供資金給全美14個組織和項目來研究如何讓美國有機農業認證體系更易理解、更容易和更便宜地獲得有機認證,並同時保證有機高標准與有機食物的誠信度。
美國農業部與明尼蘇達大學等合作的有機農業轉型項目通過四年時間對向有機農業轉型的農民與牧民進行調研,研究他們向有機農業轉型的動機、策略、遇到的困難與建議,收集轉型期的數據,出版了《向有機農業轉型》報告,並提供了向有機轉型的實用工具,包括轉型計劃方案工具、轉型過程的農場收益預測工具等等。
報告顯示,美國食物生產者向有機農業轉型的動機主要有:
恢復環境;
價格與盈利目的(有機食物價格更高,可獲得更大的盈利空間,提供更多機遇);
健康與食物安全(如因播撒農葯對自己身體健康擔憂,倖免於癌症而意識到食物是最好的葯);
個人追求與成就感;
道德倫理原因。
美國農民在向有機轉型的過程中,也遇到不少挑戰與障礙。包括轉型所遇到的風險、改變對農業體系的認識、控制雜草、文化障礙等。比如,當周邊的農民都主要用化學耕作,有機農民會收到不少另類目光。
專業有機超市Whole Foods(全食)
總結了美國農民向有機轉型的策略主要分四種:
立即轉型。一般為直接購買長期未耕作的國家保護性耕地,因此可以立即得到有機認證。
全部轉型。表現為將所有牲畜養殖與農作物種植一次性的轉為有機生產方式。
逐步轉型。表現為一塊田一塊田的向有機轉型,直到最後所有的田地都轉為有機,全部獲得有機認證。
分開轉型。表現為在部分轉型有機的同時保有一些土地以常規生產模式來生產,通常與逐步轉型策略合用,但目的略有不同。同時進行有機與非有機生產確保了在轉型期間可同時有常規生產所帶來的收入。這種轉型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轉換有機與非有機的田地時必須每次都得清洗生產器械,避免農用化工品污染有機田地。
對我國有機農業與食物體系發展的啟示
據2016年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與有機農業研究所報告,我國目前有機農業土地面積為192.5萬公頃,占所有農業土地面積的0.4%,是世界有機耕作面積排名第四的國家,僅次於美國(美國為217.8公頃,占所有美國農業土地面積的0.6%)。世界有機耕作面積排名第一與第二的國家是澳大利亞與阿根廷。
過去多年來,因工業污染以及農業種植中化肥、農葯等的不當使用,已使得中國大片土壤被污染,我們應意識到化學農業對土壤的污染以及其不可持續性,意識到有機農業對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恢復作用,在現有的有機農業的發展基礎上,以財政與技術支持來扶植我國有機農業,加強生態有機農業生產模式的科技研究與經濟研究,以強有力的認證體系來保障有機食物的誠信,幫助更多農民向可持續的生態有機農業轉型。在滿足糧食安全的同時,為更多消費者提供富含營養價值與無毒的高質量有機食物;在國內頻頻發生食品安全丑聞的背景下,以嚴格的有機認證與監管體系與蓬勃發展的有機農業來滿足消費者對誠信有機食物不斷上升的需求;恢復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例如土壤與水源)。
1完善有機認證與監管體系以保證有機產品的誠信
在我國,參與保障體系作為一種局域性的質量保證體系,以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的基本標准為基礎,基於當地利益相關者的主動參與,對農戶生產模式進行評估。它可以作為第三方認證的輔助手段,適用於本地化的小農戶。參與保障體系結合本地化的社區支持農業,將食物的生產者與消費者相連,對推動可持續農業、本地經濟與食物體系的安全與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然而,商業化、大規模的有機農業與有機農業產業鏈(如超市中所售的有機食物),尤其需要有機認證與監管體系來保障有機食物的誠信。因為食物生產者與消費者並不相識,唯有依靠認證標志來了解食物。
2012年我國修改了有機農業生產標准,許多國家和組織認為中國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標准之一。盡管有嚴格的認證體系,但在實施上,存在一些漏洞,有作假造假的現象,導致消費者對市場上的有機食物信任度不高。我們應加強監管體系,用法律來處罰違規行為。同時每年再次檢察已認證有機產品的農場與加工商,對已經取得認證的產品再次認證來延續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同時可借鑒美國,建立有機誠信資料庫,使供銷商和消費者可以查詢並核實有機產品標志的真實性。
我國現有三種標志區分食品等級:有機產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無公害食物標志。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農葯和化肥,但不能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葯。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農葯和化肥,但對用量和殘留量的規定通常比無公害標准要嚴格。有機產品標准無疑是三種中最高的。
2實施政策來激勵生產者向有機農業轉型
由於我國有機農業生產的高標准,有機生產者的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也隨認證標准和認證費用的提高而增加。我們應考慮借鑒美國的做法,國家出台對有機農業生產、加工、認證等環節的補貼政策,對有機從業者尤其是處在向有機轉型的生產者給予適當的直接補貼和認證費用補貼,降低進入者和生產者的交易成本。其次,考慮到有機農業對環境恢復的作用,可從改善環境質量的角度提供補助以激勵農民向有機農業轉型。對有機農業的財政補貼一般會歸納為「農業環境保護補貼」,屬於WTO規則中「綠箱」政策的范疇,不易引起進口國的反補貼調查和關稅壁壘。
3加大生態有機農業的科研投入、實踐推廣與數據收集
我國還應加大在有機農業、可持續農業的研究與推廣方面的投入,可以與大學合作,因地制宜地與有機生產者合作推廣有機農業,並收集研究數據。對有機農業的研究與實踐,才能保證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發展。
我國還應收集有機生產與市場數據(如有機食物價格),追蹤並為生產者與消費者提供長期數據信息,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從而可對有機生產和貿易進行長期評估,對有機市場發展的戰略規劃做鋪墊。
放眼世界,在轉基因道路上行走了二十多年的美國正在大力扶植有機農業,幫助農民從化學農業向有機農業轉型;西方發達國家比如法國正開展著全國生態農業項目,幫助農民從化學農業向生態農業轉型,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可持續的生態有機農業是未來農業走向——為了人類與萬物的健康,為了恢復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