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馮侖講創業

馮侖講創業

發布時間: 2021-07-07 18:43:43

1、馮侖的個人經歷

1982年馮侖畢業於西北大學。1984年畢業於中央黨校。
1984年至1991年期間先後在中央黨校、中宣部、國家體改委、武漢市經委和海南省委任職。
1991年創建萬通集團,1993年馮侖在北京組建萬通地產,領導創立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參與創建了中國民生銀行並出任該行的創業董事,策劃並領導了對陝西省證券公司、武漢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東北一間上市公司等企業的收購及重組。使萬通集團在幾年內總資產增長逾30億元人民幣。
1999年與深圳萬科的王石、河南建業的胡葆森等聯合發起並成立了中國首家房地產策略聯盟機構——中城房網,發起「新住宅運動」。
1999年馮侖推出「新新家園」品牌——中國第一個實施注冊的高檔住宅品牌,開創了地產品牌建設的「第三條道路」
2002年馮侖當選為第二任輪值主席。上任後逐步完善了中城房網的組織運作框架,進一步增強了成員間的交流與協作,同時加強中城房網與海外同業協會的交流與協作。成立「聯盟投資公司」,進行成員共同開發「聯盟新城」的嘗試,使聯合開發、聯合採購、聯合融資的工作逐步開展起來。馮侖是中國首家房地產策略聯盟機構——「中城聯盟」的發起人和「新住宅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在「中城聯盟」輪值主席任職期間,積極促進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努力提升房地產道德形象。在民營企業發展和房地產行業發展研究方面造詣很深,在公司戰略和公司治理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2003年獲得社科院法學博士學位。
2003年馮侖策劃並積極推動大型電視專題片《居住改變中國》的拍攝,本著促進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傳播中國新興地產文化理念為宗旨。同年10月馮侖倡導發起《綠色生活論壇》,在中城房網內部提倡企業責任與社會價值,率領萬通地產扛起綠色環保大旗。
2010年7月29日,「立體城市 未來中國」的全球巡展落地成都,時任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市委書記李春城、成都市規劃局總規劃師趙剛等領導出席了展覽揭幕儀式。次年年末,北京萬通立體之城投資有限公司與成都市雙流縣正式簽署了「天府生態健康城」投資合作協議,雙方握手言歡。而為此項目而發行的18億元「立體之城發展基金」,早在2011年就已啟動。
2013年2月22日,參加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三屆年會。
馮侖先生以《萬通的精神就兩個字:學好》為題,率先在行業內倡導企業責任與社會價值;萬通地產在「非典」期間首創「萬通地產非典百萬預防與救助基金」;在央行房貸新政面前提出「以『大我』的立場」;在「第二屆萬通地產生活節」中倡導與實踐「綠色環保事業」;在萬通反省日提出「萬通要成為5%的傑出公司」。
2015年3月,萬通董事長馮侖投資紮根網。
2015年,未來論壇創始理事。

2、馮侖表示現在白手起家更容易,他有哪些創業心得?

萬通集團的創始人馮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表示,現在人創業、白手起家比以前要容易很多。以前可能靠關系和人脈,現在只要有能力,就可以開始創業。作為一個成功人士,馮侖曾經多次透露過自己的創業感受,一定要做到熬、扛、頂。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萬通走到現在也不容易,隨隨便便一句話,可能就是幾年或者幾十年工作和奮斗的總結。不可否認,現在創業確實容易,各種新興職業有網路就行。不過創業也很難,成本低了成功的人就少了。

 

1、馮侖說白手起家容易

馮侖在社交平台上,曬出了一則短視頻,大概內容是說,現在白手起家比以前容易很多。說在以前想要創業,除了有錢、有能力之外,還必須有關系和人脈。只有這樣,才能獲取足夠的資源。現在不一樣了,白手起家主要依靠個人技能,和能力直接掛鉤。比如說寫代碼,有能力可以直接借錢,寫好之後找人投資。錢、人脈、關系,已經不再是創業的必需品。

馮侖說的很有道理,也都是事實。不過這種說法,僅限於真正有能力的人。生活中大多數人都背負著壓力,創業是需要勇氣的。

 

2、創業難度降低

隨著網路的發展,各種新興行業開始出現,最明顯的就是自媒體,有一部手機或者一台電腦,隨時隨地就可以創業。很多行業也是如此,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通過網路找資源,已經不再局限於人脈和關系。萬物皆可網路銷售,雖然比不上一些大公司的資源,但是白手起家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創業並沒有那麼簡單,當大眾都開始追求一個目標時,那麼目標可帶來的利潤就小了。創業成功的難度,也就高了。

 

3、創業需要勇氣

白手起家難度低,可不代表誰都能白手起家。現在這個社會壓力大,成年人背負著房貸、車貸、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等,這些都是生活開銷。在這種情況下,創業就等於全家人斷了收入來源。這份壓力,讓很多想創業的人不敢去創業。

馮侖創業成功了,他說話很有底氣。可正如他所說,創業需要做到熬、扛、頂。普通人或許能夠做到,可是這也意味著家人要跟自己一起去熬、扛、頂,這是很多人都不想看到的事情。

3、馮侖談富二代創業並不一定會成功,但富二代創業是不是比普通人的成功率高?

創業這個詞彙,經常出現在很多年輕人腦海當中,尤其是對於一些大學畢業生來說,很喜歡在畢業之後自主創業,而且國家也比較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並且提供了很多資金支持以及平台支持,但是創業並不是非常簡單,對一個人的考驗也很多,除了個人能力之外,交際能力也比較重要,如今比金錢更加重要的則是人脈,但是對於一些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來說,憑自己的能力,很難能夠獲得扎實的人脈。

什麼樣的人創業會成功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創業成功,雖然說這也是考驗一些運氣,但即便是運氣,也一定會留給那些准備充足的人,在了解到自己創業方向之後,一定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而且還要鍛煉自己溝通能力,一個人是否有韌勁,也決定了創業是否能夠成功,每個人的人生當中都有低谷,如果在低谷當中放縱自己,不思進取,那麼很容易走向下坡路,但是如果在低谷當中咬牙堅持,成功的幾率才會大一些。


富二代創業未必成功

很多人都比較羨慕富二代,即便什麼都不做,家裡也有錢,完全不用為明天吃什麼發愁,其實也有不少富二代選擇創業,但即便是富二代,創業也未必能夠成功,就比如說王思聰父親是王健林,當初也給了很多創業零用錢,可能在短時間之內,也取得比較大成效,公司不僅創辦的風風火火,而且也躋身於佼佼者行列,可以說在開始時比較成功,但是到了後來後勁不足,疏於管理,多家公司宣布破產或者是賣給其他公司。

富二代創業成功率

可以說富二代創業成功率,肯定要比普通人高出很多,普通人之所以普通,除了資金不夠之外,人脈也不夠,而人脈不僅包括依靠自己交際能力所獲得人脈,也包括父母輩資源,僅僅在這一點上就和富二代有很大差距,富二代在最初就可以獲得很多資源,而且也不會面臨資金緊張這樣問題,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愛,也會進行一些幫助,所以富二代創業成功率會更高。

可能起點不同,並不公平,但是只要有普通人創業成功的先例,就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總結,雖然我們可能不會成為富二代,但是卻可以為我們的孩子,或者是孩子的孩子,打下堅實基礎。

4、馮侖是誰?很有錢嗎?

馮侖:
現任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是萬通集團董事及執行董事、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通國際集團高級董事。1990年代初,馮侖走入遠離體制的江湖,下海經商,以海南作為起點,把萬通從個體戶變成今天中國最具價值的地產公司。

馮侖的第一桶金: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馮侖在北京的工作丟了,他在海南苦苦尋找機會,覓得一樓盤欲售,要價1800萬元,馮侖只有3萬元,他找到海南一家投資公司的老總,面不改色、胸有成竹地說出了下邊的話:我有一個項目,1800萬,我出1300萬,你出500萬,干不幹?對方說,干。馮侖立即拿著對方給的500萬,到銀行交了首期,抵押給銀行,從銀行貸了1300萬元,把樓盤買下來,轉手賣出,獲利300萬,這成為他第一桶金。300萬,不是小數,在那個時代,這幾乎是一個空手套白狼的故事,金融學叫做杠桿收購,但連這個杠桿都是借來的。

的確,馮侖拿錢的本事很不一般,他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找到打動對方的那一句話:「做生意,從別人那裡拿錢,無異於奪人貞操。」「就那麼一句,不會說,說一輩子,也說不出來;會說,3分鍾就能將這句說出來。」「盡管時間少任務重,但決不能照直說:『我就缺錢,你給我投錢。』這就像談戀愛,不能照直說:『我就缺個老婆,你干不幹?』還得先要談風花雪月,談理想,談未來,而最後實際就缺一個老婆。」

萬通地產馮侖增持自家股票後不久,他的老婆也用另一種方式表示對萬通地產的支持,那就是自掏腰包購買公司造的房子。公司公告稱,馮侖的妻子王淑琪購買了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萬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新城國際四期公寓一套,該公寓面積375.03平方米,價款1922.1714萬元,另外還購買了20萬元的車位一個,截至2008年8月5日,王淑琪已付清了上述款項。

5、馮侖何時參與創建了中國民生銀行並出任該行的創業董事

馮侖,1959年生於陝西西安。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4年畢業內於中共中央黨校,獲法學碩士容學位,後來還讀了法律學博士。現任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
1991年開始領導並參與了萬通集團的全過程創建及發展工作,領導創立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參與創建了中國民生銀行並出任該行的創業董事

6、馮侖有多少財富.他是怎麼發家的.他現在 在做什麼?

馮侖,1959年生於陝西西安。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4年畢業於中共中央黨校,獲法學碩士學位,後來還讀了法律學博士。現任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

馮侖曾在中央黨校、中宣部、國家體改委、武漢市經委和海南省委任職,從事理論研究及企業策劃、經營、組織、管理工作。著有《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職能》等,譯著包括《狂飆突進——馬克思的心路歷程》。自1991年開始,馮侖領導並參與了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
司。之後,參與創建了中國民生銀行並出任該行的創業董事,策劃並領導了對陝西省證券公司、武漢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東北一家上市公司等企業的收購及重組,使不足千人的萬通集團在幾年內總資產增長逾30億人民幣。在中國民營房地產企業中,馮侖是位個傳奇式的人物。在十年的投資和資金積累中,他由一個研究體改政策的學者一下子演變為擁有20億身價的集團老總。中國地產界稱他為「學者型」的開發商,又稱他為中國的「戴爾」。-

7、看馮侖如何快意人生

———讀新書《偉大是熬出來的》
他是地產界的領軍人物。他是思想家和哲學家。他出生於1959年,卻笑言自己是80後:碩士畢業於1984年。他的名字叫馮侖。
這本被馮侖稱作與年輕人閑話人生的書,言辭幽默,字里行間充溢著智慧。因此,讀《偉大是熬出來的》一書,彷彿是和馮侖進行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談,受益匪淺自不必說,很多時候會覺得眼前一亮,有茅塞頓開之感。論買房:
買與不買都是在選擇一種人生
現在,房子幾乎成了困擾年輕一代的最大問題。買房吧,多數要按揭,成為房奴。不買吧,按照我國的傳統思想,沒有屬於自己的家,人總感覺像浮萍飄來盪去,缺乏安全感。可是在馮侖看來,買不買房,你都是在選擇一種人生。為什麼這么說?因為你要選擇了買房,基本上就得穩定下來了,一個是你要供房貸,再一個家裡還有老人孩子要養,不能隨便冒風險跳槽;而你暫時不買房,選擇創業,心累身累還有風險,但成功以後收獲也豐厚。因此,買房不存在應該不應該,家長和孩子都是在買房的同時,選擇了未來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喜歡穩定的生活,就買一套;如果你不急於這么穩定,租一個再看一看也挺好。這件事情上,房價固然給大家帶來很大的壓力,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使房價問題解決了,對於拿工資買房的人來說仍然是挑戰,關乎到人生態度跟未來生活方式,還是需要仔細思量再做決定。
如果當年他為了得到房子,在機關里熬,一熬房子二熬級別,也成為一個房奴,並順便變成單位的奴隸。今天的他,或許不但不能蓋房子,說不定得到房子的同時也失去了實現理想的機會。論創業:
偉大是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
創業是個時髦的詞。21世紀初,大學生就業困難,創業就成了政府和待業者急切解決就業問題的方法之一。
不論是誰,創業的過程就是折騰的過程。馮侖本人經過了艱難的折騰過程,有很多體驗比一般人深刻,對年輕的創業者尤為有用。
他說,有人認為創業偉大,因為他能領導別人。其實這個說法完全錯誤,偉大不是體現在領導別人上,而是體現在管理自己上。所謂管理自己,就是自律性強。很多創業者在管理別人上下足了功夫,卻不注重自律,常常放縱自己,最終導致失敗。
因此,偉大的人首先要學會管理自己。管理好自己的金錢,管理好自己的人脈與社會關系,只有把自己管理好了,在組織中成為最值得推崇的成員,才有做領導者的資格。一個團隊信任某個人,首先得相信他是值得信賴的。
馮侖有一個觀點,偉大是熬出來的。他說,美麗的蝴蝶被人關注,是因為熬過了黑暗的獨處。說偉大是熬過來的,主要是告訴創業者,必須熬過自己不為人重視的階段。在奮斗中遇到挫折必須要熬。「熬」是直面問題,不是消極地躲避問題。如果一個問題,去解決它,最壞還剩半個問題沒解決完;如果躲很可能就變成了兩個問題。
決定偉大有兩個最根本的力量,時間就是其中之一,時間的長短決定著事情或人的價值,決定著他們能否成為偉大。例如,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為,連喝50個小時叫行為藝術,如果這動作保持5000小時,就成了雕塑。從這個角度來說,偉大是靠時間磨出來的。論讀書:
對你有用的書就是好書
讀書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馮侖說,很多時候,讀書是我們跟偉大的人交流的一種方式。現在,普通人見到成功人士的機率很小,更別談有所溝通甚至學習,但是他們的書籍,是我們汲取知識的捷徑。
馮侖對年輕人的建議是,有三種書可以讀:一種是古今中外的名著,經過了時間的沉澱而流傳至今的作品,都可以算是對我們有用的書。今天我們讀《論語》,讀《道德經》,仍覺得意猶未盡,這就是經典的力量。
第二種是對自己目前的工作生活有指導作用的書。比如創業者,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知識,不妨讀讀展現人性背後的故事的小說,有些人也許會認為是閑書,其實不然,當我們把世上的丑惡盡收眼底,剩下的就都是美好的。
這三種書里,最直接最有效的閱讀就是對我們有用的書。一個職業律師,沒有幾本法律工具書會寸步難行;一名醫生,桌上少不了會擺放幾本醫學經典;哪怕是玩兒,比如綉十字綉,有的人也會十分認真地對照書上所教的方法去綉。這樣的書,對我們的工作生活有幫助,就得多讀,就是好書。論生活:
找准年齡特徵把握快意人生
人生在世,沒人不想逍遙一生,快樂一生。可是我們在生活,生活是很現實的,也是很殘酷的,快意人生很多時候只是一種美好的奢望而已。
但是,馮侖認為,年輕人也可以快意人生,前提是,必須滿足時間、財務和角色三種自由。這是快意人生的最高境界。
當然,這三種自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獲得的。於是,馮侖建議年輕人找准年齡特徵把握快意人生。人在年輕的時候,有失意的感覺很正常。這個階段的人,得一句表揚都會快樂半天,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想要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面評價。所以,認真做好手邊的事,逐步得到大家的認同,是快意人生的基礎。而到了三四十歲,事業有了一定積累,這時必須給自己准確的定位,立志,並為之奮斗,才是這個階段把握快意人生的根本所在。

8、馮侖談富二代創業,只不過比普通人多了幾個億,他這是在暗指誰?

創業這個詞彙在我們生活當中並不少見,尤其是在很多大學生身上,在邁出校園以後,很多人會猶豫是否找工作,還是要自主創業,但是創業可以說是一條比較艱難的道路,對一個人的考驗也絕對不僅僅局限在能力上,還有一部分要依靠交際能力,如果能夠獲得貴人幫助,或者是家庭的幫助,那麼一定會事半功倍,創業道路也會順暢很多。

富二代創業

馮侖就曾經談論過富二代創業,而且在他的心裡認為,富二代在創業上,只不過比很多人多了幾個億,可以說這句話比較扎心,而且也很有暗示意味,因為我們腦海當中,首先想到的,就是王思聰,當初王健林給了王思聰幾個億零花錢讓他創業,可能是由於不適應國內行情,雖然在最開始時如火如荼,但是到了最後,卻顯得有一些後勁不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疏於管理,所以名下大部分公司該賣就賣,該破產就破產。

富二代創業幾率

其實要說起來富二代創業幾率,絕對要比普通人大很多,畢竟在他們的身邊,往往擁有很多人脈,以及很多有求於富二代父母,甘心為富二代買賬的人,而作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少受一些挫折,所以在孩子創業路上,總是會給予一些幫助,但是這對於普通人來說,的確非常困難,除了啟動資金比較少,將會面臨資金不足問題之外,人脈也需要自己打拚,並且破產對於普通人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往往要承受很大壓力。


僅僅是多了幾個億?

我認為富二代在創業上,並不僅僅比普通人多了幾個億,要知道普通人創業的話,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講,一輩子可能都賺不了幾個億,而富二代的啟動資金就有幾個億,還是完全不怕賠,不怕破產那種,可能因為這種心理壓力,普通人會在創業道路上努力很多,但是很多普通人在人脈方面辛辛苦苦,都不如富二代說一句話管用,這想必是很多普通人創業道路上最為心酸之處。

所以富二代在創業上,絕對不僅僅比普通人多了幾個億,而是背後隱藏的人脈,比這些金錢更有價值,尤其如今肯努力的富二代越來越多,雙方在能力上站在同一起跑線,普通人完全沒有優勢可言,只能將自己的生命交付給創業,努力工作。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